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拉尼娜使我国南旱北涝)
拉尼娜现象对我国影响
拉尼娜也被称为“反厄尔尼诺”,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异常下降的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拉尼娜事件总是出现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是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冷暖交替变化的异常表现,这种海温的冷暖变化过程构成一种循环,在厄尔尼诺之后接着发生拉尼娜并非稀罕之事。同样拉尼娜后也会接着发生厄尔尼诺。但从1950年以来的记录来看,厄尔尼诺发生频率要高于拉尼娜。拉尼娜现象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频率趋缓,强度趋于变弱。特别是在90年代,1991年到1995年曾连续发生了三次厄尔尼诺,但中间没有发生拉尼娜。
厄尔尼诺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增暖、信风的减弱相联系,而拉尼娜却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度变冷、信风的增强相关联。因此,拉尼娜是热带海洋和大气共同作用的产物。
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这进一步加剧赤道东太平洋冷水发展,引发所谓的拉尼娜现象。
的存在使得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赤道东太平洋海温比西太平洋明显偏低。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
拉尼娜使我国南旱北涝
拉尼娜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随着厄尔尼诺的消失,拉尼娜的到来,全球许多地区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也将发生转变。总体说来,拉尼娜的性情并非十分温和,其气候影响与厄尔尼诺大致相反,其强度和影响程度不如厄尔尼诺,但它的到来也可能会给全球许多地区带来灾害。
拉尼娜现象常与厄尔尼诺现象交替出现,但发生频率要比厄尔尼诺现象低。拉尼娜现象出现时,中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中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
拉尼娜,是西班牙语“LaNiña”——“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它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混乱,总是出现在
拉尼娜现象就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的情况。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
寒潮强度暂无法确定:目前,超算模型对于1月寒潮的强度仍无法给出明确预测。这主要是因为气候变化的复杂性,以及拉尼娜现象和北极涡旋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2023年是拉尼娜年吗
北极涡旋影响:北极涡旋是调控我国冬季气温的重要因素。近期,北极涡旋位置偏北,使得冷空气南下的力度减弱,从而导致我国大部地区气温上升。
超算模型预测:尽管当前气温普遍回暖,但未来气候变化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根据超算模型的预测,1月份我国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更强寒潮。
虽然1月可能出现更强寒潮,但随着我国气候变化的不断研究,我们相信人类有能力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在这寒冷的冬天里,让我们携手共度,共同期待春天的到来。
随着2024即将到来,我国广大地区迎来了大范围的回暖。在这看似温暖的冬日里,人们不禁开始期盼春天的到来。然而,一则关于1月可能出现更强寒潮的预警,让这份期盼夹杂了一丝忧虑。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超算的分析,详细了解这场大回暖背后的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