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半球分界线(初一地理经纬网口诀)
南北半球分界线
根据西经20°、东经160°(20°W,160°E)的分界线来划分。由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因此,如果某点经度是东经,与160°E作比较;小于160°E位于东半球,大于160°E位于西半球;如果某点经度是西经,与20°W作比较;小于20°W位于东半球,大于20°W位于西半球。
南北半球是地球最常见的半球划分方法,以垂直于地轴的经过地心的最大圆,也就是赤道为界,分为南北半球。同时从赤道到两极,画出的平行于赤道的圆,称为纬线,划分为北纬和南纬,从0°纬线赤道,往北增加至北极点,北纬90°;往南增加至南极点,南纬90°。南北半球最大的差异,就是季节上的差异,也就是南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当北半球处于寒冷的冬季时,南半球则处于炎热的夏季。
因此“大大在西,小小在东”即大于160°在西半球,小于20°在东半球,其余0°--160°E在东半球,20°W-180在西半球。
凡是经过地球地心,切出的圆面,在地表留下的痕迹,我们称为地球的大圆,比如赤道就是大圆,所有的经线圈也是大圆,经过地心的大圆可以切出无数,把地球分成不同的半球。那么,我们有哪些熟悉的地球半球划分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些地球常见的半球划分: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西经部分小于西经20度,东经部分小于东经160度。即小于分界线,便在东半球范围内。世界各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大部分在西半球,亚、欧、非、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
初一地理经纬网口诀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正球体的三轴椭球体,虽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但是由于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的差距很小,所以在太空当中观察到的地球还是非常接近正球体的。因此,我们也几乎可以把地球看成一个正球体,如果我们有一把巨大的刀,经过地心来切一刀,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地球切成两个一样大小的半球。
划分南北半球的界线是赤道(0度纬线)——赤道以北的是北半球 , 以南的是南半球 ,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西半球的界线是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西经20度以东、东经160度以西是东半球 , 东经160度以东、西经20度以西是西半球,中国位于东半球。
赤道是地球表面的点随地球自转产生的轨迹中周长最长的圆周线,是地球上重力加速度最小的地方。赤道半径6382.2km,赤道周长40075.7km。
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之间为西半球。如*经纬度为:东经116°,北纬40°。东经116°属于西经20°以东,东经160°以西之间,为东半球。
虽然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经,但为避免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被本初子午线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东半球及西半球的分界线常用西经20°及东经160°。
东西半球的判断口诀
如果在南北两极点,那就没有东西之分,因为两极点会汇集所有经线。如果站在两极点,可以说自己一只脚在西半球,一只脚在东半球,因为任意相邻两半球没有详细的分界线。
东半球是地球上西经20°以东,东经160°(20°W-160°E)以西的半个地球;西半球是地球上东经160°以东,西经20°以西的半个半球。
虽然欧洲及非洲的西部在西经,但为避免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被本初子午线分割在东西两个半球,所以东半球及西半球的分界线常用西经20°及东经160°。通经相比,小东大西。(例如一个地方位于东经150度,北纬45度,东经150度小于160度,那么就位于东半球。)
为了避免把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分在东西两个半球,习惯上,把西经20°向西到东经160°的半个地球称为西半球。西半球有南美洲的全部、北美洲的主体部分、亚洲东北的一小部分、非洲的西边的一小部分、欧洲的西边的一小部分、大洋洲东部的一小部分和南极洲西部的一部分。
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依照此分法,东半球的陆地有亚洲绝大部分、南极洲的东部、欧洲的绝大部分、非洲的绝大部分、北美洲东北部的一小部分和大洋洲的绝大部分以及许多其它岛屿。海洋有太平洋西部、大西洋东部、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