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过年风俗(东北春节的风俗)

豆子5个月前 (11-19)推荐生活173

东北过年风俗

家里有小孩的还要给小孩买件新衣服,这是规矩。在农村置办年货多选择赶集,年集是一年中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在大集上要把香蜡、纸码、鞭炮、年画、红纸、白糖、烟茶、糖果、佐料等买回家。

东北过年风俗(东北春节的风俗)

年糕因其谐音“年高”,寓意年年高升,再加上有着多种多样的口味,特别受杭嘉湖一带市民的欢迎,市场空间很大。汤圆寓意团团圆圆,是春节的传统食物。

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

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

因为二月二是龙抬头,并且一般正月里不能剪头发,有个迷信的说法就是正月里剪头死舅舅,所以二月二这天人们都去剪头发,当天的理发店会很忙人很多。

东北春节的风俗

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

用揉好的黄米面将豆馅团包入里面,团成豆包状,放入波罗叶(苏子叶)的屉中大火蒸二十分钟,即可出锅。吃的时候可蘸白糖,吃其香甜黏;也可拍成小圆饼用油煎吃,品其香酥脆。

家人团圆,欢聚一堂,有说有笑。东北人非常重视年夜饭的质量,通常这顿饭必须包括所谓的“四大件儿”,这四样菜即鸡、鱼、排骨和肘子,好像只要缺了其中一样,这顿饭就显得非常不“地道”、不“东北”。

饺子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名目繁多,古时有“牢丸”“扁食”“饺饵”“粉角”等等名称。唐代称饺子为“汤中牢丸”;元代称为“时罗角儿”;明末称为“粉角”;清朝称为“扁食”

在江南,年前要预先做好新年米饭,盛放在竹箩中,上面放红橘、乌菱、荸荠等果品及元宝糕,插上松柏枝,叫做“年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东北有什么特殊的传统节日

明清以来,除夕和元旦的食俗,南方和北方已有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

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

北方的习俗比南方还多,比如包饺子,而且要贴窗花,各种的花纹,寓意来年吉祥,包括一些本命年的穿戴及讲究,多不胜数。

相关文章

冬至吃什么风俗(冬至的风俗和美食)

冬至吃什么风俗(冬至的风俗和美食)

冬至吃什么风俗 如:吃饺子、汤圆、冬至面、馄饨、羊肉汤、年糕、擂圆、冬酿酒、赤豆糯米饭、九层糕等都是常见的冬至食俗。1.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

丹东是哪个省哪个市(东北丹东)

丹东是哪个省哪个市(东北丹东)

丹东是哪个省哪个市 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管辖岫岩、安东、宽甸3个县,至此,结束了边陲自然开发的历史。丹东进入新的开发时期,为丹东市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后,清朝*实行拓边政策,才...

小年有啥风俗(年俗有哪些)

小年有啥风俗(年俗有哪些)

小年有啥风俗 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重阳节是为了纪念谁)

重阳节的主要风俗是什么 重阳节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的祭祀大火的仪式。江南部分地区有重阳祭灶的习俗,是家居的火神,由此可见古代九月祭祀“大火”的蛛丝马迹。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早已经没有祭火的习俗了,但是人们...

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什么(腊月二十八结婚好吗)

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什么(腊月二十八结婚好吗)

腊月二十八的风俗是什么 这年糕的习俗和吃法,在汉代已经有过记载,在南北朝的时候是相当的流行,直到现在,人们在过年的时候,都会制作年糕,或许大家已经不记得这是为了祭祀伍子胥而产生的食品,但是向往美好生活...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中国传统节日ppt)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中国传统节日ppt)

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投针验巧是一种最早起源于明朝时期,被《帝京景物略》、《直隶志书》等典籍所记载,源于穿针乞巧活动的中国乞巧节传统风俗之一,投针验巧的活动主要是拿出一个面盆放置在天井中,望盆中导入白天和...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