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为仁(论语克己复礼原文及翻译)
克己复礼为仁
觉得扔掉沾灰的饭可惜,就夹起来吃掉了。子贡和子路去井边打水,子贡一回头,正好看见颜回在用手抓饭吃。子贡当即很生气,认为颜回偷饭吃的行为有辱君子的操守,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去问孔子:“仁德清廉的人,也会因穷困而改变气节吗?”孔子说:“如果因穷困就改变气节,那怎么还能算仁德清廉呢?”子贡便将看见颜回偷饭的事告诉了孔子。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突破重围,好不容易才买来一袋米,希望给大家解解饥。颜回和子路赶紧在靠墙的地方生火做饭。饭快熟的时候,恰巧屋上有团黑灰掉落在饭上,
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就是仁。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仁人。做到仁完全靠自己,难道还要靠别人吗?”
此外,“一日克己复礼”也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即重视内在的自我修养和道德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是否会对他人或社会造成负面影响。通过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逐渐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才能成为真正有仁德的人。
这个回答突显了孔子的自省和自律思想。他认为,要实践仁德,首先要自觉克制自身的欲望和冲动,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这里的“一日”并非确指一天,而是强调要时刻保持这种克己复礼的状态。只有通过自我约束和自我反省,才能逐渐接近并最终实现仁的境界。
论语克己复礼原文及翻译
总之,“一日克己复礼”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强调了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努力实现克己复礼的目标,我们可以逐渐接近并最终实现仁的境界,成为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一日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第一章。原文是:“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克己”是内容,“复礼”是形式。如果一个人,有“克己”的意愿,但不愿“复礼”,没有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那么他的“克己”,最终就要落空。如果“复礼”没有“克己”的内涵,“复礼”也就失去意义。无论“克己”,还是“复礼”,最终的落脚点,是“仁”,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这就体现了道德修养中,道德目标、道德内容、道德形式三个方面的统一,体现出孔子对人性的洞察入微,对道德规律的深思熟虑。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有一次孔子的*颜回请教如何才能达到仁的境界,孔子回答说: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就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了,这是要靠自己去努力的。颜回又问:那么具体应当如何去做呢?孔子答道: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颜回听后向老师说:我虽然不够聪明,但决心按照先生的话去做。
孔子的“克己复礼”思想,是让每一个人懂得约束自己,不放任自己的欲望,让每个人懂得约束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对我们整个社会变得更为和谐,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克己复礼的内涵
透过“为仁由己”,我们知道人的主动性与负责性是“为仁”之关键。依此思考“克己复礼”,则“克己”是“自为主宰或能够自己做主”,“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合而观之,一个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正途”。
”这种解释表面看来没有问题,这句话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很无聊。人的欲望是恶的,只有合于礼才是善的吗?这是怎么回事呢?仔细分辨,我们要问: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如此一来,不必担心“欲望是善是恶”的问题,却把焦点转向人的主动及负责态度,其中要点在于人的主体自觉。若以“克”为“克制”,难免觉得自己处处都是毛病;若以“克”为“能够做主”,则自我显示向善动力,可以主动负责安排人生。何者比较符合孔子原意?我想是后者。因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其中已经包含了“克制欲望”在内。
这些问题是无法回避的。像颜渊这样的第一流学生,在请教孔子什么是“仁”时,孔子的回答居然是“克己复礼为仁”。他接着说:“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我特别感到兴趣的是“为仁由己”四字。前面才说“克己”,接着就说“由己”;前面的“己”是克制不好的欲望,后面的“己”却又成为善行的主体,这中间如何转换?
颜渊再问具体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原是行为规范,规范常以基本的要求为限。如此一来,以“克制欲望以符合礼”来解释“仁”,未免过于消极,什么都不要做了。反之,“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则在消极的“四勿”之外,还可以积极的“合礼则视、听、言、动”。孔子岂是消极之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又岂是“四勿”所能框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