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的性质(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
明治维新的性质
明治维新的性质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明治维新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3军事方面,进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于武士道*、绝对效忠*的新式军队,并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
1政治方面,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首先,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加强*集权。实行废藩置县,在全国建立了府、县、道地方体制,日本的封建领主制被废除。其次,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逐渐剥夺了统治阶级的特权,取消了对下层*的一些限制,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日本逐步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收回国家*,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仍然存在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明治维新是自上而下的
5世纪时,兴起于本州的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日本。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646年,改革派发动政变,拥立孝德*,实行革新,史称“大化改新”。这场改革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国名由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经过半个世纪的斗争,日本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从12世纪末开始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成为政治傀儡,日本开始了军事封建贵族专政。
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保留着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对日本后来发展成为富于侵略性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有着直接的关系。
4文化方面,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封建文化;大力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推翻幕府统治以后建立起来的明治*,一方面采取措施巩固以*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建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史称“明治维新”。其主要内容如下: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倒幕派掌握了较强的实力,推翻了幕府统治;倒幕派建立政权后,实行了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西方列强忙于侵略中国,使日本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明治维新的内容和意义
1876年又发行“金禄公债”,将全部华族和士族的现金俸禄改为一次性发给公债证书,共计有31万华族和士族人员领取金禄公债,总额达17383万日元。与此同时,*鼓励华族和士族将公债券投资于新式产业和金融业,允许以公债券兑换银行券,使不少华族和士族分子转变为产业和金融资本家。
就财政手段而言,明治*成立后,将原来的公卿、诸侯改称“华族”,一般武士改称“士族”,废除他们旧有的封建领主土地所有权,统一按等级发给禄米,从1870年起又改革俸禄制度,部分收回俸禄,由*一次性付给相当于4一6年俸禄的赎金,其中部分发给现金,部分发给俸禄公债。1875年实行“金禄制”将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全部改为货币俸禄。
如1880年,全日本有153家国立银行,资本总额为4300万日元,其中华族和士族的投资额占74.2%。又如同年,泽荣一创办日本第一个民办*企业“大阪*公司”,股本28万日元,其中华族入股占38%。
反观中国,清朝*在洋务运动中,只重视于创办军事工业和与此相关的民用工业,未能像明治*那样,用政权的力量开展全面的工业化运动,对民间的创办企业活动更不能如明治*那样给予大力资助。
明治*成立后,自知国力不够,对外采取了妥协外交,减少了与西方列强的直接冲突,避免了巨大的战争损失,对内则采取了励精图治,坚决改革封建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方针,全面学习和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走上了发展迅速的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