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路转不见君(春风十里不见重山)
山回路转不见君
【鉴赏】峰回路转,行人慢慢消失在雪地里,而诗人却还站在原地深情凝望,友人的身影早已经看不见了,只留下雪上一行深深的马蹄印迹。此句表现出诗人对行者的依依惜别之情。从另一个层面上讲,诗人是送友人归京,友人这一去自然可回长安,而诗人也仍然留在此地,从诗人对友人送别的依依惜别之景可见诗人对友人回归故园长安的羡慕,心驰而神往,怅然若失。此句言已尽而意无穷,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岑参反映边塞生活的诗篇,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在艺术上,富有幻想色彩,善于运用变化无端的笔触,描绘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往往表现得光怪陆离,给人以惊险新奇的感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集中地体现出这些特点。
天宝十三载(754),岑参再度出塞,在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任判官,武判官是他的同僚,要回京述职,在中军帐里摆开酒宴,为武判官饯行,于是产生了这首咏雪送人之作。诗以咏雪起,在咏雪中暗寓别情。以送人结,展现了雪中送人的奇景和深情,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和戍边将士的*风貌。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送行时长久瞻望,不愿离去的惜别场面,或表达送别后怅然而失的心情。[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漫天风雪,依依话别;扬鞭挥手,匹马南行;这情景是颇为荒寒而凄苦的,但是想到前途老百姓的等候和欢迎,心头的寒意也就冰消雪化了。(吴战垒《骊歌虽短别意深长》)
春风十里不见重山
此诗约作于天宝十三载(753),此年岑参入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为节度判官,武判官当是岑参的前任,名不详。岑参在轮台(今新疆米泉)送他回京,写了此诗。全诗将咏雪与送别紧密结合,分别写送别前、饯别时、送行时、送别后之雪景,层次分明,气象万千。“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将塞外雪景写得如此明丽美好,充分显示出诗人的豪迈乐观的情绪和开阔的胸襟,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意思2】意谓山回路转,友人的踪影已消失在群山之中,只有雪上蹄痕空留下一片惆怅。“空”字不但写出了客观上的空旷,还写出了因友人离去而顿觉空虚的主观感受。
唐代的轮台在今新疆*尔自治区米泉县境内,是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官署所在。此时已经是安西都护府,守护丝绸之路,抵御着吐蕃的侵袭。
“即”、“忽如”等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大雪来临的意外,前一天还是寥落苍茫的风光,天亮后眼前却焕然一新,大地一片银装素裹。
我问君心何所似
“瀚海”在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海”在北方也有大湖的意思,所以可能代指那一带的呼伦湖或贝加尔湖。
晻霭(ǎnǎi)形容昏暗,这两句诗大致意思是:万里长天昏暗不明,仿佛寒冷的云气凝结笼罩,陡峭的山崖悬挂着千丈坚冰。
这两首诗写的时间大约相近,都是阴惨惨的云雾、暗沉沉的天,凝实厚重、纵横交错的坚冰。只是前者是“瀚海”,后者是“阴崖”。
为此我特意去搜索了沙漠的雪景,看到沙丘起伏的曲线将银白的雪切割成不规则的形状,才真正明白为何沙漠的雪“纵横交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