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宁割席的启示(通过管宁割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管宁割席的启示
事情很小,却是人们容易忽略的细微末节,然而正因其小,足见当时的士大夫品评他人与约束自己的尺度及交友之严,见微而知著,因小而见大。
当朋友之间所追求的东西有着悬殊的差别之时,就可能在以后的路上分道扬镳.因此,朋友未必能够一路通行.有的朋友可以一起学习、一起创业,然而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会在一个关键问题上出现分歧,使友情破裂。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通过管宁割席明白了什么道理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管宁割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创作的一篇散文,下面是整理的《管宁割席》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启示: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不要被金钱和名誉迷惑了,失去了自我,否则很难交到好的朋友。
《管宁割席》原文及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管宁割席”的故事传颂至今,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但管宁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自己的朋友,只采取绝交的态度,实在过于片面。做事不能过于武断,要多一点观察,不要轻易下结论,才可以做到更好。
志不同道不合,便难以成友。真正的朋友,应该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和奋斗目标上,一起追求、一起进步。如果没有内在*的默契,只有表面上的亲热,这样的朋友是无法真正沟通和理解的,也就失去了做朋友的意义了。
管宁与华歆,俱为汉末人。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华捉而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华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