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术的发明(蔡伦造纸术的过程)
造纸术的发明
十八年(公元75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建初元年(公元76年)任小黄门(宦官中职务较低者)。此后作
(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
蔡伦,字敬仲,是桂阳人,永丰九年时,他的职务是监督制作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以来都是把字写在或刻在竹片上,再编成册,那种用来写字的丝绸叫做纸。丝绸很贵而竹简又太笨重,并且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功被提拔为中常侍,随侍幼帝左右,参与国家机密大事,秩俸二千石,地位与九卿等同。中国历史上宦官干预国政,也正由此开始。永元九年(公元97年),窦太后卒,和帝亲政。永元十四年(公元102年)和帝立
蔡伦为投其所好,甘心屈尊兼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碎布(麻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于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受到和帝称赞,
蔡伦造纸术的过程
桂阳郡(今湖南耒阳人)人,约东汉永平四年(公元61)生;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卒。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的蔡伦,从小随父辈种田,但他聪明伶俐,很会讨人喜欢。汉章帝刘炟(公元56~5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
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
却以惨死告终。但他在兼管尚方时,推动了手工业工艺的发展,被称为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因而留名后世,得到史学家的首肯。
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
受到满朝文武的奉承。正当他权位处于顶峰之际,建光元年(公元121年)邓太后卒,安帝亲政。蔡伦因为当初受窦后指使参与迫害安帝皇祖母
造纸术的创始人
这三件大发现表明,在蔡伦东汉时期之前,中国已有造纸术。西汉时纸张使用范围有限,仅见于部分贵重物品的包裹填充。但工艺已经初具雏形,推翻了蔡伦第一人的说法。
虽然考古发现否定了蔡伦第一人的地位,但蔡伦对造纸术的贡献还是巨大的。我们不能因为新的发现,就抹杀蔡伦在造纸发展史上的杰出地位。
蔡伦平时跟工匠最熟悉。他四处收集废弃的枝叶、老旧的渔网和破布,用水煮溶,反复捣打过滤,做出一种崭新的薄纸。这种纸质轻柔滑,坚韧不破,非常适合书写。
汉章帝得知此事大为赞赏,命名为“蔡侯纸”,并任命蔡伦监督翰林院抄写典籍。自此,蔡伦造纸术迅速传播开来。
可以说,蔡伦虽然不是纸的原创发明者,但他成功的技术革新,使纸张在实用性、经济性等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跃。正是蔡伦的巨大贡献,成就了纸张从汉代到未来的大规模传播应用,对文明进步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