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思量自难忘(苏轼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不思量自难忘
你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忘怀。孤坟远在千里之外,没有地方能诉说心中的悲伤凄凉。即使你我夫妻相逢怕是也认不出我来了,四处奔波早已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昨夜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看见你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无言,只有泪落千行。料想你年年都为我柔肠寸断,在那凄冷的月明之夜,在那荒寂的短松冈上。
苏东坡十九岁时,与年方十六的王弗结婚。二人一直相敬如宾,恩爱情深。可惜天命无常,王弗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这对苏东坡是绝大的打击。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东坡来到密州,这一年正月二十日,他梦见爱妻王氏,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
乙卯:公元1075年,即北宋熙宁八年。十年:指结发妻子王弗去世已十年。思量:想念。千里:王弗葬地四川眉山与苏轼任所山东密州,相隔遥远,故称“千里”。孤坟:其妻王氏之墓。幽梦:梦境隐约,故云幽梦。小轩窗:指小室的窗前,轩:门窗顾:看。明月夜,短松冈:苏轼葬妻之地,短松:矮松。
偶然间刷视频看到了苏轼的那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读书时学习的这首词至今仍记忆深刻,尤其是他对亡妻的那种深深怀念之情,既真挚又朴素,既沉痛又感人。
词的下阕记述的是梦境,通过“夜来幽梦忽还乡”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深深怀念。而“小轩窗,正梳妆”则让人想象出亡妻在世时的美好场景,更加让人感到作者的深情。
苏轼的诗词有什么特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会经历许多人和事,有些事情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失落,但有些事情却会让我们感到温馨和幸福。这些经历虽然已经过去,但我们却始终无法忘记它们。
同时,“不思量,自难忘”也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我们不能总是沉浸在过去的事情中,而应该积极面对未来。只有珍惜当下的每一个时刻,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不思量,自难忘“告诉我们,记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让过去的经历成为我们的负担,而应该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即使我们不刻意去想,这些经历也会在我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成为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在领悟这首词时,也可以从中汲取哲思。首先,我们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时刻,尽可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和有意义。其次,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用真诚和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最后,我们应该学会面对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短暂,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
古诗词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结尾三句,又从梦境落回到现实上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料想长眠地下的爱侣,在年年伤逝的这个日子,为了眷恋人世、难舍亲人,该是柔肠寸断了吧?推己至人,作者设想此时亡妻
在凄冷幽独的“明月”之夜的心境,可谓用心良苦。在这里作者设想死者的痛苦,以寓自己的悼念之情。这种表现手法,有点像杜甫的名作《月夜》,不说自己如何,反说对方如何,使得诗词意味,更加蕴蓄。东坡此词最后这三句,意深,痛巨,余音袅袅,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明月夜,短松冈”二句,凄清幽独,黯然魂销。正所谓“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语)。这番痴情苦心实可感天动地。
“不思量,自难忘”表达了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他对亡妻的思念却一点没有淡忘。现在多半用来比喻对一个人的感情,即使让自己不去想,也没有办法忘记。
出自宋·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