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电子版)

豆子11个月前 (04-30)内容专栏281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

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玩耍。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

小蝌蚪找妈妈故事(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电子版)

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请您告诉我们,我们的妈妈是什么样的呀?”

青蛙妈妈笑着说:“你们还小呢,过几天你们会长出两条后腿来;再过几天,你们又会长出两条前腿来,四条腿长齐了,脱掉了绿衣服,就跟妈妈一样了,就可以跟妈妈跳到岸上去捉虫吃了。”小蝌蚪听了,高兴得在水里翻起跟头来:“啊!我们找到妈妈了!我们找到妈妈了!好妈妈,好妈妈,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您快到我们这儿来吧!”

暖和的春天来了,池塘里的冰融化了。青蛙妈妈睡了一个冬天,也醒来了。她从泥洞里爬出来,扑通一声跳进池塘里,在水草上生下了很多黑黑的圆圆的卵。春风吹着,太阳照着,池塘里的水越来越暖和了。青蛙妈妈下的卵慢慢地活动起来,变成一群大脑袋长尾巴的蝌蚪,他们在水里游来游去,非常快乐。

小蝌蚪找妈妈课文原文电子版

大白鹅笑着说:“小蝌蝌,你们认错了。我不是你们的妈妈,我是小鹅的妈妈。你们的妈妈穿着绿衣服,唱起歌来‘咯咯咯’的,你们到前面去找吧。”

一只大乌龟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大乌龟有四条腿,心里想:这回真的是妈妈来了,就追上去喊:“妈妈!妈妈!”

一只大白鹅“吭吭”地叫着,游了过来。小蝌蝌看见大白鹅的白肚皮,高兴地想:这回可真的找到妈妈了。追了上去,连声大喊:“妈妈!妈妈!”

一条大鱼游过来了,小蝌蚪看见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他们想一定是妈妈来了,追上去喊妈妈:“妈妈!妈妈!”

宝宝讲故事睡前故事

小蝌蚪游呀、游呀,游到池塘边,看见一只青蛙坐在圆荷叶上“咯咯咯”地唱歌,他们赶快游过去,小声地问:“请问您:您看见了我们的妈妈吗?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阔又大,有四条腿,白白的肚皮,穿着绿衣服,唱起来‘咯咯咯’的”

小蝌蚪们仔细瞧了瞧,可不是嘛,可它们有一点不明白:“妈妈,您为什么跟我们长得不一样呢?”青蛙妈妈笑着说:“因为你们现在还小啊,等你们长大了就会跟妈妈一个模样了,到那时候啊,还能跟妈妈一块儿跳上岸捉虫子吃呢!”小蝌蚪们听了直翻跟斗,它们实在是太高兴了,因为它们再也不会离开他们的妈妈了。

青蛙妈妈舒舒服服地睡了一个冬天,被暖暖的春天叫醒了。她爬出洞口,跳进绿色的池塘,痛痛快快地游了个泳,然后就在嫩绿的水草底下生了好多小宝宝,这些小宝宝看起来黑黑的,圆圆的,摸起来滑溜溜的,看上去好玩极了。

有一天,鸭妈妈来到了池塘了,带着她的孩子们玩得很开心,小蝌蚪们瞧见了,心想:我们也应该有妈妈呀!可是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来,怎么办呢?去问问鸭妈妈吧!

相关文章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中拟人句(模仿睡梦中的妈妈写一段话)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中拟人句(模仿睡梦中的妈妈写一段话)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中拟人句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补充句子(形容母亲慈祥的神态描写)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补充句子(形容母亲慈祥的神态描写)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补充句子 睡梦中的妈妈很美丽。妈妈在床上静静地躺着。长长的头发乌黑发亮;又细又长的眉毛好像夏天随风摇曳的柳叶;红红的脸庞上一双明亮的眼睛微微地闭着。 睡梦中的妈妈很温柔。妈妈微微地笑...

秦始皇嬴政全传(秦始皇史记原文)

秦始皇嬴政全传(秦始皇史记原文)

秦始皇嬴政全传 [37]  司马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 [48]  ...

王楚钦妈妈私下见过孙颖莎吗(莎爸和王楚钦的对话)

王楚钦妈妈私下见过孙颖莎吗(莎爸和王楚钦的对话)

王楚钦妈妈私下见过孙颖莎吗 在球场内外,孙颖莎与王楚钦的默契和互动频频被媒体报道。二人除了在赛场上默契配合外,在日常生活中也总是形影不离,一同训练、一同进餐、一同逛街,甚至一同出国比赛。这些细节被视为...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原文)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自相矛盾》原文)

自相矛盾的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的故事是:从前有个楚国人卖矛又卖盾,他声称自己的矛是世界上最锋利的矛,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又说自己的盾是世界上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不愤不启原文翻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不愤不启原文翻译)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但是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教师必须要等到学生“愤”、“悱”之后再“启”、“发”,但是如果我们教师只是消极地等待学生自发地去“愤”、“悱”,恐怕会贻误对学生...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