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六君子(戊戌六君子谁活下来)
戊戌变法六君子
据一些人说,杨深秀之死与其性情有关,此人性情刚直,喜欢挑人毛病,平时不知惹了多少人,如今他倒了霉,众人都在旁边看戏,却没一个出手相助。
陈宝箴对刘光第的看法是:“沉着冷静”。此人熟读《周礼》和《礼记》,为人正直,刚愎自用,只有杨锐是他最好的朋友。
杨锐,原系清末重臣张之洞的门生,为了避免被人怀疑,被陈宝箴推荐入京。此人手持光绪皇帝的密旨,在维新派中也是一名坚定的支持者。
六君子中,以谭嗣同最为突出。首先,他爹是湖北总督,他是货真价实的大官二世;其二,谭嗣同本身才能卓越,声名远扬;三来则是他性情豪迈,颇有男儿之风,曾经持刀行天下,结交了不少武林中人。
《大清律》规定,刑罚越重,行刑者所用的刀子就愈是钝,最笨的便是“大将军”,无锋无锋。六人之中,谭嗣同官职最大,于是便用了其中最笨的一人。
戊戌六君子谁活下来
在慈禧看来,用一把钝刀子还不够,还不如凌迟来得痛快。但这六位“戊戌六君子”的大名,又受到了外国人的注意,所以慈禧不得不按照《大清律》,将他们处死。
林旭的岳父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姑爷,他自己也是荣禄的顾问。只是荣禄护不住他,在他死去之后,他的夫人也是吃了毒药,跟着他一起陪葬的。
张之洞在他被杀害之前,曾经拍过一份电报,想要挽救他的生命,而王文韶却被杀害了。王文韶把电报送到了刚子那里,刚子又出了一条*计,要他装作不知,只是说电报迟了,上头的意图很明显,无可挽回,非常对不起。
更为重要的是,康有为发动的这场戊戌变法,不仅要推翻旧制度,也要实行“围园杀后”。在那个时代,慈禧认为,这无异于杀了皇帝。
刘光第死活不肯跪下,说《大清律》规定,就算是小偷,也要重新审问。我们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总不能毁了帝国的规矩吧?
六君子指的是哪六人
在康梁两人的游说之下,对时局深感不安的光绪帝明白唯有变法才是强国之策,于是毅然决定变法!光绪二十四年(1898)六月,在康有为、梁启超的主持下,著名的"戊戍变法"正式启动。在100多天的变法活动时间中,光绪帝发出的诏令就有百余条,可见其内心之焦急,但也反应了变法之仓促。
另一方面,对于谭嗣同等人而言,他们所行之事,虽然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却居庙堂之高而不懂民情,在他们创办了《万国公报》、《知兴报》、《时务报》等报刊宣传自己的思想,但却对底层*不屑一顾,他们所争取的对象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毕竟在那个年代里,没有几个平民百姓识字,甚至是愿意花钱买报纸。不想破除百姓思想中的愚昧,又怎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呢?
在这个民化未开的年代,先驱者们往往就是谭嗣同这样的结局,有许多希望国家进步的青年遭到了扼杀,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却不被众人所理解,反倒沦为笑柄,甚至是被联手抹杀。对于身处黑暗时代的愚民而言,谭嗣同等人就如同一道谣言的光芒,或许谭嗣同的愿望是为了国家和*,但是这一束光太耀眼了,这一束光便成为了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