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诗名(李白的《悯农》)
锄禾日当午诗名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粟:泛指谷类。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犹:仍然。禾:谷类植物的统称。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关系着唐朝人主食吃什么。其实确切的问题应该唐朝时作为作者写诗地点的长江下游地区的无锡地区吃什么?
纵观李绅一生,虽负有诗名,但为官后骄奢淫逸,滥施*,热衷结*,一意孤行,最终落得“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结局,可谓世道循环,终尝恶果。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可知唐朝时的农作物生长习惯,是春天播种,秋天收获,根据水稻的习性,并没有过冬稻之类的,而根据诗中的含义(一季收成),似乎李绅所见到的无锡地区的农民是按照一年一熟来种植的。那么在唐朝时候,长江下游地区的主食水稻到底是一年一熟还是一年两熟呢?这个问题主要得看唐朝的气候。
李白的《悯农》
作者当然不懂得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理,但是我们不难看出这两首诗在客观上是触及到了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悯农二首》不是通过对个别的人物、事件的描写体现它的主题,而是把整个的农民生活、命运,以及那些不合理的现实作为抒写的对象。作者选择了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集中地刻画了那个畸形社会的矛盾,说出了人们想要说的话。所以,它亲切感人,概括而不抽象。
其二,根据诗中分析,日头当午的时候,农民在田地里锄草而满头大汗,可知当为炎炎夏日的七八月份,根据无锡地区播种的习惯,四五月份插秧,七八月份可长至齐膝高,而此时的水稻是最需要水分的,但诗中第二句为“汗滴禾下土”,说明禾苗下面的是土而不是最需要的水,观今天无锡地区水稻种植情况也可以知道,水分几乎是水稻终生需要的东西。
关于盘,我们从李白、杜甫、白居易诗句*查到二十五条盛食物的纪录。统计发现,这些盘中所盛之物有食,粟,霜栗,珍馐,胡饭,盘飧,餐,脍,溪鱼,畦蔬,生菜,糁藜,脍鲈,蒲萄(葡萄),馔,饭,蔬饼等,简直包括了一切固体食物,包括水果,蔬菜,鱼,甚至明确的“一盘粟(小米)”和“饭”。
总体而言,唐代亩产都不低于一石,亩产两石是一般水平,太多和太少的记录一方面是夸张的说法,另一方面即使真实也是特例,不具有统计意义。按照今天的计量方式,唐亩产一石折合今市制约为亩产三百三十四斤。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根据此句看来,好像唐朝人是用盘子吃饭的,但我们知道这首诗说的很明确吃的是主食(不管是大米还是小米),为什么主食要乘在盘子里呢?难道唐朝人用盘子吃饭吗?连做熟的米饭都要乘在盘子里吃?我们先从这两个字“盘”和“碗”开始分析。
锄禾作者李白
一般所说李绅曾任唐朝宰相,即开成五年之后的事情,李绅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晋升为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唐朝和前任各朝不同,一朝之中宰相并非只有一个。和汉代相比,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由一人掌握全国行政大权,唐宰相则把相权分别操控与几个部门,凡事经各部门会议而决定。具体来说,唐朝宰相共有三个衙门,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汉朝的一个宰相。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句话是这首诗的升华,作者愤慨的提出了为什么农夫一生辛苦劳作,还会出现食不果腹的问题。而关于这句话的深刻理解则要从唐朝的经济制度谈起。
所以,通过对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诗歌的的粗略统计,唐朝的“盘”主要用来盛固体食物的,包括蔬菜,鱼,各种米饭等。而唐朝的“碗”主要是盛液体的,包括茶、酒、浆或其他饮品。用碗盛饭,绝少出现。因此,对本诗来说,无论是大米还是小米,此处用“盘”比用“碗”,更贴合当时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