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佐人主者(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全文)
以道佐人主者
我们认为,《道德经》是一本哲学书而不是兵书。老子论兵是从哲学的角度,而不是军事学的角度。而且,八十一章中直接谈兵的只有三章,讲哲理偶以兵事取喻的也不到十章。再者,从军事学角度讲,它无论如何也不能与《孙子兵法》相提并论。
齐王答应了孟尝君的请求。祠庙建成那天,冯谖对孟尝君说:“现在三个洞已经挖好了,你可以高枕无忧,安安稳稳睡觉了。”
战国时期,齐国宰相孟尝君的家里,养了很多的食客。其中有个名叫冯谖的,没有什么特殊的本领,所以来了很长时间也没引起孟尝君的注意。
凡国家用兵,或转输边境,转输则民疲用乏,是有凶年。或境内相争,言境内相争,农废耕植,田野荒芜,所以荆棘生焉。皆乏用,是为凶年。
在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就像行驶在茫茫商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可能迷失方向,被巨浪卷入海底。风平浪静总是短暂的,狂风巨浪才是永恒的挑战。
以道佐人者不以兵强天下全文
用“道”来辅佐国君的人,不仗恃武力在天下逞强。穷兵黩武往往会有报应。军队所到之处,荆棘丛生;战乱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故此善用兵者,只求达到目的而已,并不依靠兵势逞强。达到目的也别自负,达到目的也别夸耀,达到目的也别骄傲,达到目的是迫不得已,达到目的也别逞强。事物过于强大就要走向衰朽,这就叫做违背大道,违背大道就会过早地消亡。
处世如此,与人相交也是一样。不论是对同性好友,还是对异性知己,都要交而有度。君子之交淡如水,既可避免势尽人疏、利尽人散的结局,又可于平淡处见真情。越是形影不离的朋友,越容易反目为仇。因此,古人告诫说:“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沃尔玛是世界最杰出的企业之一,其管理者的境界已经超越了居安思危,达到了居危思进的高度。他们认为,只有杜绝隐患才能保证沃尔玛持续成功。因此,他们固然为沃尔玛所取得的成就骄傲,却更重视研究其存在的隐患。
可见,有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发现危机。通常的情况是,在企业经营形势不好的时候,人们容易看到企业存在的危机,但在企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居安思危则并非易事。只有那些善于未雨绸缪,擅长在繁盛背后发现危机,并能迅速采取措施解决危机的企业,才能笑得最好,且能笑到最后。
企业进行危机管理,首先应树立一种“危机”理念,营造一个“危机”氛围,使管理者和所有员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充满危机感,理解企业有危机,产品有危机。然后,再用危机理念来激发员工的忧患意识和奋斗*,不断拼搏,不断改革和创新,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老子说以什么佐人主者
一年后,孟尝君被齐王免去了宰相的职务,只好回到薛地。当地百姓听到这一消息,扶老携幼到大路上欢迎他。孟尝君这才恍然大悟,对冯谖说:“这就是您带回的'德’啊!”
善用师者,趣以济难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强于天下也。兵虽趣功果济难,然时故不得已,当复用者,但当以除暴乱,不遂用果以为强也。
冯谖来到薛地,召集了所有的债户,把债契收上来,又当众把所有的债契烧掉,然后对大家说:“孟尝君让我把你们的债全免啦,今后你们可以安居乐业了!”人们高兴地欢呼起来。
冯谖接着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才能保住性命,现在你只不过才有一个洞,还不能高枕无忧,睡安稳觉,万一齐王对你再有不利,还得有另外的存身之处,因此我们还得再凿两个洞才行。”
企业决不能被暂时的成就所迷惑,因为繁华背后是荒芜,昌盛之后是萧条。危机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且来时无声无息。这就要求企业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感与紧迫感,既报喜又报忧,变压力为动力,不断变革、创新,提升猎食的技能,提高企业的效率,以求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