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3月3日是什么日子(阴历三月三日)
农历3月3日是什么日子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郊外游春等内容。
上巳节有起源于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之说,用兰汤以驱除邪气。兰草被用作灵物,有香气袭人的特点,古人在举行重大祭神仪式前,须先进行斋戒,其中包括当时最好的洗浴方式“兰汤沐浴”。据传上巳节也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轩辕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瑶族。“三月三”又名“干巴节”即每年的“三月三”之前,瑶族男人都提前一个星期到老林守猎、捕杀野兽、下河捞鱼摸虾,并且烤成干巴带回家里。*们上山采摘小靛叶等天然染料,煮水后染成红、黄、蓝、紫四种颜色的糯米饭用于敬献盘古,年复一年,一直传到今天。
苗族。“三月三”又称“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据传每到三月三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集在一起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说话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壮族。农历三月三,是壮族*盛大的节日,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阴历三月三日
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农历三月三是我国古代的“上巳节”,又称“修锲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也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汉族、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汉族。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传统的郊游节。相传洪水时期,天妃和观音兄妹,飘泊在五指山区,幸免于难。为了传宗接代,妹妹脸刺花纹,使兄认不出来,配成夫妻,生儿育女,刀耕火种,使五指山富饶起来。此后,每年三月三,黎族青年便带上竹筒香饭,手打花伞,来到五指山上,迎接春天。
布依族。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月初三这天,都用炒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
万年历小编的介绍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农历三月三自诗经中的诗歌也有记载,常有一对男女在此日踏青出游;汉乐府诗歌也有很多表现;唐朝诗圣杜甫的《丽人行》也有如此诗句: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1],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农历3月初3是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相传夏历三月三日是黄帝的诞辰,这原本是纪念黄帝的节日,在我国北方中原地区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阴历三月三:上巳日——修身净身的节日。三月三,古代称之为“上巳日”,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节日。上巳节大约起源于周代,原为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是人们在水滨进行祓楔活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