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冠礼和笄礼的区别)
古代女子成年行什么礼
“笄”字的读音和“机”字一样,都是jī。它的形状是由竹字旁和开字组成的。根据《说文解字》,笄是“簪也。从竹,幵声。”《篇海》说,“妇人之笄,则今之簪也。本作筓。”笄为一种发饰小件,被用来固定发髻,一头锐,一头钝,钝的一头有突出的装饰,称为首部。
三次加笄的服饰,分别有不同的含义,象征着女孩子成长的过程——彩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的纯真;端庄的曲裾深衣,象征着花季*的美;最后的长裙礼服正好反映了汉民族女性的审美取向——雍容大气、典雅端丽。所加之服愈来愈尊贵,每次行笄后正宾都给受礼者不同的祝词。
“笄”字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就是指古代女子15岁可以盘发插笄的年龄,即成年。这个年龄也叫做“及笄”。在这个年龄,女子要举行一种特殊的仪式,就是“笄礼”。
行礼的前三天,主人需要通过占卜选择一位有德才的女性长辈来担任“正宾”。笄礼的中心环节就是由正宾依次将罗帕和发笄、发钗、钗冠三种发饰加到笄者头上,同时受礼者改换三种服饰。笄者初加梳头加笄,穿素衣襦裙。二加去发笄,然后簪上发钗,穿曲裾深衣。三加去发钗。为笄者加钗冠穿大袖长裙礼服。
在古代,女子15岁成年,要实行的笄礼,俗称“上头”、“上头礼”。笄就是簪子,自周代起,规定贵族女子在订婚(许嫁)以后出嫁之前行笄礼,一般在15岁举行,如果一直待嫁未许人,20岁也可行笄礼。
冠礼和笄礼的区别
《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古代女子十五岁就把头发簪起,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乃女子成年之礼,犹冠男也。
男孩子13岁-15岁之间,称“舞勺之年”,15岁-20岁之间,称“舞象之年”。到了20岁,就是“弱冠之年”,就是要束头发了,成年了,不再是小孩了。
13岁,别称“豆蔻年华”,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覆盖13-15的年龄段。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不同年龄段,男女称谓其实也有一些区别,但到了五六十岁,就趋同共用了。
16岁,别称“破瓜年华”、“碧玉年华”,也叫“二八年华”,这里的二八可以理解为乘法,二八十六,当真正28岁了,那叫“花信年华”,花开的信期,也泛指女孩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花信年华”覆盖24-28年龄段,但是别高兴得太早,过两年30了,很不幸,那就“半老徐娘”了。
女子笄礼几岁
郑州这位社区女*,其实大可不必那么伤心,真的遵循礼制,女孩子15岁生日也重要,每一年生日都重要,女孩嘛,都是可爱的天使。
同理,“二九年华”也可以理解为乘法,二九十八,是18岁的别称,20岁叫“桃李年华”,覆盖女子20-24岁年龄段。到了30,急转直下,“开窗逢一笑,未觉徐娘老。”30岁,“半老徐娘”;40岁,“人老珠黄”,刻薄残忍。
笄礼的方式非常优美,因为它是专为女孩子设计的成人礼:一头长发,一根发笄,细心梳成秀美的发髻,郑重簪上发笄
它的形状是由竹字旁和开字组成的。根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它的本义是“簪也”,也就是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用的簪子。
男子的簪子一般是直的,用来固定冠帽或者装饰头发。女子的簪子一般是弯曲的,用来盘起头发或者悬挂珠玉等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