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干地支是什么(一张图看懂自己的八字)
天干地支是什么
现今出土的殷商时代的甲骨卜辞中存有大量用干支纪日的记录,特别是在商朝后期帝王帝乙时的一块甲骨上,刻有完整的六十甲子单位,可能是当时的日历。同文和金文中使用最频繁的字也是干支用字。因此,天干地支的出现时间不会晚于商朝,而且当时已被广泛用于纪日。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十二地支来纪月。西汉时又采用十二辰加时制度,后又用干支来纪年。唐五代用干支纪月。北宋时用干支配合来纪时。至此干支全部可以用于纪年月日时,这就是干支历甲子历的由来。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巴、午、未、申、酉、戌、亥。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其顺序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一张图看懂自己的八字
故设天干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运。天地*,干支以定时空,时空以定世界。干象天而支象地,万物虽长于地上,但是万物的荣盛兴衰却离不开天。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的组合,形成了
是由恒星组成的,天文学上恒星十分稳定,相对位置几千几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都保持不变,对地的影响也是相对稳定的,而地球及其他太阳系的行星不断的围绕太阳公转,而整个太阳系则是相对于
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的五行性质特色中,显示出甲乙携带着风气,丙丁携带着火气,戊己携带着湿气,庚辛携带着燥气,壬癸携带着寒气,它表明了天上的五行之气在按部就班地遵照五行相生的程序运行变化。以一种独特的程序运行,表明出地上五行之气有着另外的一种既遵循五行相生规律。天干表明是说天上的五气
六十甲子用以阐述天地人。从文献记载来看,远古时代就已有天干地支,其中十二地支分别代表着每年十二个不同的月令、节令。天干地支,是应用易学在实践方面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之一,很多事物的发展规律都是通过它来认知。
十二天干地支对照表
以地支命名,十二宫又与二十八宿相对应,即*有女、虚、危三宿;丑宫有斗、牛二宿;寅宫有尾、箕二宿;卯宫有氐、房、心三宿;辰宫有角、亢二宿;巳宫有翼、轸二宿;午宫有柳、星、张三宿;未宫有井、鬼二宿;申宫有觜、参二宿;酉宫有胃、昴、毕三宿;戌宫有奎、娄二宿;亥宫有室、壁二宿。所以,二十八宿的天文象意是干支学中地支取象的象意来源,十二地支中有藏有二十八星宿,其意义也是来源于此。
)位置不变的在银河系中做螺旋运转,这就形成了因日月五星运行而造成天星之间位置关系的改变,进而改变了特定星宿对地球及地上万事万物的影响,所以古人通过夜观天象来预测吉凶。
日诀: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已脾乡,庚是大肠辛主肺,*三焦在壬方,若问*水心包处,二者旨在癸中藏。
天干的相生是依据阴阳互生的原理来确定的,阴能生阳,阳能生阴,阳不生阳,阴不生阴。由此,甲木生丁火而不生丙火。(其余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