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的源头和终点(卫河流域地图)
卫河的源头和终点
卫河,中国海河水系南运河的支流。因源于春秋时卫地得名,发源于山西太行山脉,流经河南新乡、鹤壁、安阳、濮阳,沿途接纳淇河、安阳河等,至*馆陶与漳河汇合称漳卫河、卫运河。最后再流经山东临清入南运河,至天津入海河,并在沧县南又挖成捷地减河,引洪水直接入海。全长400多公里,其中干流河道长344.5公里,流域面积14970平方公里。
卫河,以大沙河为卫河上游的干流,河源出自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乡南岭,在陵川县境内流域面积248.3平方千米,流域内均为山区,流向自北向南,流经夺火镇南部的槐树庄、河口、外荒等村庄,在省界附近有另一条小支流纸坊河汇入,此后出山西省境。
蒋沟,位于修武县城西南,全长28.6公里,河宽13米,河深8米,系大沙河的平原支流。发源于博爱县留村,流经武陟县,到本县北高村北注入大沙河。在本县内的长度为8.5公里,流域面积128平方公里,可过最大流量为100秒立米。一般流量为0.1-0.2秒立米,河床易被水冲刷而决口。因此,培堤、护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一)长虹渠滞洪区位于浚县、滑县境内太行堤与卫河右堤之间,滞洪面积125平方公里,蓄洪量1.46亿立方米。
汤河,也是卫河的支流之一,源于汤阴县西部牟山东麓,于西元村注入卫河,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150平方公里。上游流经丘陵区,河谷深8-10米,宽40-80米,坡降由1/400渐降至1/1000,有一定的水力资源。1956年的洪水流量估算为1630立米/秒,一般洪水不漫溢。下游平原区,坡降则为1/1500-1/3000,水流缓慢,虽有堤防,但遇到较大的洪水,有时也发生漫溢现象。
卫河流域地图
清水河,在修武县县城东北30公里。对清水河的发源地历史上有不同的记载。1983年8月查实,清水河主要发源于辉县待王庙东北15公里的横山脚下,流量为5秒立米,流经待王庙时与清水河的第二个发源地修武县白鹿山涧散水汇合东南而行。历史上河宽20余米,水深1米多,夏秋雨季不能行人。这条河称瑶河,"瑶"、"峪"音近,故又名为峪河,流经辉县、获嘉等地。河水清彻透明,故称为清水河,现清水河被修、辉两县利用。
武家湾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正东边缘古郊乡的窄棱坡、横水乡和八犊岭一带。流域面积66.79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50公里,陵川境内河床平均宽约40多米。流经陵川县横水河、马圪当乡,出境后流经河南省辉县市平田乡汇入卫河。
百泉河,发源于河南省辉县市百泉村的百泉湖,湖北岸建有卫源庙,意谓卫河之源,曲折南流,注入卫河。全河均在辉县境内。
二说发源于山西省陵川县的夺火乡。夺火在陵川县城南35公里处,原名铎壑,因春秋时为铎遏父的封邑而得名,后讹传,演变为夺火。此处高山林立,沟壑比比,古为永和隘,是陵川通往河南的咽喉。运粮河改道以后,卫河上游的主要干流为大沙河。
山门河,清水河支流,位于县城西北,该河为山洪排泄河道,平时无水,平均河床宽度16米,在本县该河长36.5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
卫河简介
香磨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东部山区冶头乡黄松背、赵迪岭、棋子岭一带。流域面积118.3平方公里。主河道全长30公里。河床平均宽30多米。流经陵川县冶头、六泉两个乡镇,经河南辉县三交口一带注入卫河。
北召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发源于陵川县和村、刘家庄等地。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主河道长10公里,河床平均宽50多米,流经陵川县平城镇,出境后,流经壶关县树掌、神郊、桥上等乡镇注入卫河。为季节性河流。
1982年8月上旬,小南海水库入库洪峰1618立方米秒,经两水库调蓄,彰武水库下泄819立方米秒,削减洪峰49%,大大减少了下游洪涝灾害,并保证了京广铁路的安全。水库灌区是古老的万金渠灌区,灌溉土地12/8万亩,库区已是粮棉之乡。水库常年向安阳电厂、钢厂供水4立方米/秒。彰武水库因防洪标准低并存在质量问题被列为全国重点病险水库。
(四)广润坡滞洪区位于卫河支流汤河的汤阴县境。pp1956年修建围村堤16个。滞洪量0.64亿立方米,淹地47.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