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画竹的画家(十大著名大师画竹)
擅长画竹的画家
陈栝,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16世纪,字子正,号沱江,长洲(今江苏吴县)人,陈道复之子,嗜酒放浪。画擅花鸟,继其家法,而又出己意,笔致放浪而有生趣,亦能诗。
诸升(1617-1691后),字日如,号曦庵,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诸升很擅于写兰竹,在描摹兰花竹石上下了不少功夫,此后以兰花竹石图传名,成为明末清初一支写幽兰、画竹石的妙笔。
自2012年12月开馆以来,全国政协、*直属机关工委、*国家机关工委、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国家画院、清华大学、*大学、*大学等多家权威单位在此举办了几百个大型活动。国家领导人李金华、郑万通、阿不来提、顾秀莲、陈宗兴等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并亲临展馆给予美术馆很高的评价!美术馆下设有:城市IP、城市景观中心,文化艺术金融部,文化艺术衍生品设计开发中心,艺术电商等。
吴镇(1280-1354),元代画家。工诗文,善画山水、墨竹、也擅草书。他的墨竹笔意豪迈,格调简率遒劲,是继文同之后的画竹大家,与黄公望、
郭畀(1280-1335),元代书画家,酒后作画,兴到神来,为人所宝。山水有米家风范,尤善竹木窠石,极富天趣。
十大著名大师画竹
徐渭(1521-1593),号青藤,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徐渭以其独特的笔触,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风,将传统的文人画提高到了一个更新的境界,对后世中国绘画影响极为深远。
岁月荏苒,往事如烟。孟令泉说,过去的时日是硕果的积累,未来的梦幻是崭新的渴望,他将奋发图强,展翅高飞,再攀艺术之高峰。
在家里,眼前就是世界;走出去,世界就在眼前。在孟令泉看来,人生最幸福的事,就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干成了工作。回头再看,他很欣慰“自己是幸运的”。
“‘胸有成竹’是大师郑板桥的重要观点,我的想法与其共鸣,眼中之竹不是手中之竹,手中之竹不是胸中之竹。‘胸无成竹’实际上与‘胸有成竹’是相通的,在‘有’的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达到一种境追笔意、笔到意到的境界。”
2011年,对孟令泉来说是个转折点。那年,他决定到*进修,回忆起那段北漂经历,可谓“苦伴着甜”。他和媳妇租住在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虽然空间很小,但因为能学到知识,让他们感到生活特别充实、幸福。
画竹子最著名的画家
在*那几年,孟令泉在唐秀玲老师的工笔重彩高研班系统学习,“工笔画的画法讲究细致工整,就像绣花一样。”追求艺术的道路困难重重,又费脑又费力,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但他从不气馁,一画就是一整天,时常废寝忘食。高强度的工笔绘画,导致他把眼睛累红了、累花了,但他毫不在乎。“在*的学习经历,让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突破了自己。”他感激地说。
多年坚守,终结硕果。今年,孟令泉加入中国美协,正式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他说,这份荣誉是用辛勤的汗水和付出换来的,没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没有锲而不舍和勇于创新的*,很难坚持下来。“成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对我的绘画生涯来说,是一个新的起点,我非常珍惜这份荣誉。前途漫漫,唯有不忘初心,静心创作,才能回报长期以来支持我的家人和亲朋。”
美术评论家褚哲轮先生曾如此评价孟令泉及画作:“禀赋古鲁人之浩然正气,宽厚博怀,又以苦心孤诣而成竹在胸,是故所画之竹亦正气、浩然、博大,意气所至总能信手拈来,笔笔生发,无论繁简、疏密,折枝,皆能笔墨淋漓,生机勃然,厚重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