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为什么叫泉城(济南又名泉城)
济南为什么叫泉城
20世纪30年代,济南堂书店(应位于济南)出版和日本出版的各一套日文明信片,封套上的标题皆为《水の都济南名胜》(见王炳福、孔志飞编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14年出版的《老明信片中的山、水、圣人》)。
济南的旅游景点众多,其中趵突泉是必游之地。趵突泉被誉为“槛泉”、“娥英水”、“温泉”、“三股水”等,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这里三窟迸发,喷涌不息,水石相激,声如隐雷,景色壮观。趵突泉公园内还有漱玉泉、清照故居、龙泉寺等景点,是观赏美景、陶冶情操的好去处。
济南泉水众多,自古有“七十二名泉”之说,多有今人或觉得众多泉水乃造化独钟、历代赞美,于是便讲“济南自古号泉城”。然而
济南,被誉为“泉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自然风光,还有厚重的历史文化。
济南又名泉城
1944年9月号*《国民杂志》有吕保田的文章,目录上的题目为《水都济南漫步杂记》,内文主标题无“水都”二字,却有肩题“水都万象”云云,其中写道:
谢冰莹来时自来水公司因缺乏燃料供水不足,文中又写道:“谁也不会相信,在水都的济南,会闹水荒。”由此可知,“水都”之名于谢冰莹早已听闻。
济南古城内外地下水丰沛,再加上地势洼、水位浅、水压大,因而泉水遍地涌流,井、池、潭、溪、河、湖等水体也是星罗棋布。但古时无论土著还是客居的济南人,虽然对济南水景多有赞美,似没有创造或特意择取一个词来进行总体的形容概括,或许有过,也未形成共识而流传开来。
1917年,日本著名学者德富苏峰来中国游历,一路所写游记在东京《国民新闻》连载,第二年辑成《中国漫游记》(署本名德富猪一郎)一书,由东京民友社出版,其中写道:“濟南は水の都也,七十二泉と稱す,隨處に泉湧き出づる也。”这句话刘红的译文是:
济南泉城标志意义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说的就是“泉城”济南。这是一处以泉水众多、风光明秀而著称于世的美丽城市。
山东省省会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北濒黄河,南依泰山。市居盆地,四面环山.辖市中、历下、槐荫、天桥、历城、长清6个区,平阴、济阳、商河3个县和县级章丘市。总面积8227平方公里,人口549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沿海开放城市。
泉城指的是山东济南。泉眼是地下水在露出地表时,形成明显水流的地方,山东省济南市有着非常多的泉眼,其中的趵突泉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