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贤思齐焉下一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贤思齐焉下一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谈的是道德修养问题。贤:形容词用作名词,贤者,德才兼备者;齐:相同;内:方位名词作状语,在心里。孔子这句话,成为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意思是要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也要以他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覆辙。
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择善而从,就是“见贤思齐”;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见不贤而内自省”。
那么,如何做到见贤思齐呢?孔子讲:“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见贤思齐无须好高骛远,可从身边开始,从自己做起。我们周遭诸多熟悉之人、平凡之人,只要你细心观察、认真品味,就会看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看到他们身上值得自己学习的优点。
见贤和见不贤,都是以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见贤思齐,是确立一个修身养德的榜样;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以反面典型作镜鉴。《论语》中还有一句话:“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这句话更进一步说明,人要在善与不善、贤与不贤之间做出鲜明的判断和选择,形成好的道德习惯,见到好的行为,就急急追求,只怕赶不上;见到坏的行为,就像手伸进开水里一样,赶紧避开。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身处危急时刻,人们往往提高警惕,更容易反省自己的不足,补齐自身的短板。而在平日里,人们反而容易失去警觉、疏于自省,如此久之,危险就难免接踵而来。因此,我们更应当将自省作为一种生活习惯,拿出“吾日三省吾身”的态度,对自己工作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予以检视,客观地看待自我,清醒地查找不足。
自省的意义不止于认识不足,更在于超越自我。以平和心择善而从、以进取心博采众长,自知自省、时刻不松,才能在自省中知敬畏、受警醒、明方向,进而促进自我提升、自我完善,不断升华人格。
“见贤思齐”,昭示了榜样的示范作用;“见不贤而内自省”,则是说明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自省”就是自我反思、反省,其目的正如朱熹在《四书集注》中所言:“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在《论语·述而》中,孔子还有类似的表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1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1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13.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见贤思齐,从善如流的意思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