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禽戏的发明者(五禽戏的创始人)
五禽戏的发明者
创造“五禽戏”的古代医家是() A. 董奉 B. 华佗 C. 张仲景 D. 孙思邈 E. 苏耽
《华佗传》中的这段论述,准确记载了五禽戏的名称及*,表明五禽戏是华佗借鉴了古人的导引术,模仿了五禽的动作创作而成,具有除病养生的*。但对其具体的动作并未作详细的记载。
做法:择一牢固横竿(如单杠,门框,树叉等),略高于自身,站立手指可触及高度,如猿攀物般以双手抓握横竿,使两肢悬空,作引体向上7次。接着先以左脚背勾住横竿,放下两手,头身随之向下倒悬;略停后换右脚如法勾竿倒悬。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
做法:按上四肢着地势。吸气,头颈向左转,双目向左侧后视,当左转至极后梢停;呼气,头颈回转,当转至面朝地时再吸气,并继续向右转,一如前法。如此左转3次,右转2次,最后回复如起势。然后,抬左腿向后挺伸,稍停后放下腿,抬右腿如法挺伸。如此左腿后伸3次,右腿2次。
五禽戏的创始人
2003年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依据传统五禽戏的特点,编创了“健气功五禽戏”。这套*按照虎、鹿、熊、猿、鸟的顺序进行编排,每一戏有2个动作,加上*开始的起势调息和结束时的引气归元,总共12个动作,整套*结构严谨,完整规范。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意思是说: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又名旉。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市人。曾经在徐州游历学习,通晓几种经书。懂得修心养性的方法,年将百岁还有壮年的容貌,当时人认为他是神仙。
做法:自然站式。吸气时跷起左腿,两臂侧平举,扬起眉毛,鼓足气力,如鸟展翅欲飞状;呼气时,左腿回落地面,两臂回落腿侧。接着,跷右腿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各7次。然后坐。屈右腿,两手抱膝下,拉腿膝近胸;稍停后两手换抱左膝下如法操作。如此左右交替亦7次。最后,两臂如鸟理翅般伸缩各7次。
做法:自然站式,俯身,两手按地,用力使身驱前耸并配合吸气,当前耸至极后稍停;然后,身躯后缩并呼气;如此3次。继而两手先左后右问前挪移,同时两脚向后退移,以极力拉伸腰身;按着抬头面朝天,再低头向前平视;最后,如虎行走般以四肢前爬7步,后退7步。
五禽戏最早出现在
此后的历朝历代,对五禽戏的研究有所发展,但基本延续了《养性延命录》的路子。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赤风髓》,把华佗五禽戏的具体动作全部勾画了出来,这是有关五禽戏最早的图片记载。清代曹若水的《万寿仙书导引篇》,席锡蕃的《五禽舞*图说》,都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比较详细、全面的描述了五禽戏的动作内容、动作名称。
传统健身方法,由五种模仿动物的动作组成。五禽戏又称“五禽操”、“五禽气功”、“百步汗戏”等。据说由东汉医学家华佗创制。禽戏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也是流传时间最长的健身方法之一,其健身效果被历代
的徒弟吴普因长年习练此法而达到百岁高龄。1982年6月28日,中国卫生部、教育部和当时的国家体委发出通知,把五禽戏等中国
把重新编排后的五禽戏等健身法作为“健身气功”的内容向全国推广。2012年9月6日上午,在2012年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安徽大会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