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词古诗的意思(凉州词意思解释全文)
凉州词古诗的意思
作品。第一首诗以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第二首诗反映的是唐朝与北方异族之间的关系,写一位北方胡人首领到唐朝来求和亲而未能如愿,通过描写其行动与心理,从侧面烘托唐朝国势的强盛。
“黄河远上”句,《唐诗纪事》(计有功)作‘黄沙远上”;《国秀集》作“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直上白云间”。仞:古时度量单位,八尺为一仞。“万仞”乃极言其高。
羌笛:羌地(西北边塞少数民族聚居地)之笛。怨杨柳: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云:“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后人诗中往往将吹笛、折柳、怨别三者联系起来。此处是写羌笛吹奏《折杨柳》之曲,曲声哀怨而抒怨别之情。玉门关:今甘肃敦煌县西,是古代通往西域之要道。《汉书・地理志》“敦煌郡龙勒县”原注云“有阳关、玉门关”。
凉州词:凉州歌之唱词。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九)中《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郭知运进。”按,郭知运所进当为乐曲,而乐辞则取之当时诗人之作。另《唐语林》(卷五)载:“天宝中,乐章多以边地为名,如《凉州》、《甘州》、《伊州》之类是也。”此诗《文苑英华》(卷一九七)题为《出塞》。
显然,这里所控诉的,已不止是将士们所面临的这一次征战,而是“古来”即有的一切由统治阶级为了自身利益而发动的驱使千千万万将士去送死的战争!全诗抒发的是反战的哀怨,所揭露的是自有战争以来生还者极。
凉州词意思解释全文
王翰:字子羽,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人。睿宗景云元年(710)进士,玄宗时作过官,后贬道州司马,死于贬所。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马上的乐队弹起琵琶催人出发,这使得将士们心情大变,由热闹舒适的欢饮环境一下被逼到紧张激昂的战前气氛中。看来无法再饮酒了!可是,“醉卧沙场君莫笑”。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凉州词简单翻译
作者简介:王之涣(688-742),字季凌,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后迁居绛州(今山西绛县)。唐代诗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注释]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不过它不正面描写战争,却通过战前饮酒这件事来表达将士厌战的悲痛情绪,用笔十分隐蔽曲折。首句设色艳丽,故意夸示饮宴之美:在晶莹透亮闪闪发光的杯子里斟满了葡萄美酒,战士们聚在一起准备痛饮了。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