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上的效果)
羌管悠悠霜满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晏殊、欧阳修在浅酌低唱着江南*的温柔时,范仲淹远在边关之上,对将军、士兵们戍边的艰辛进行了尽情地歌颂,这样一来,悲凉与慷慨交织,边塞的苦寒与报国的决心激荡,使得这首《渔家傲》,奏出了高亢、悲壮的雄浑气势!
自范仲淹之后,宋代词人以《渔家傲》为词牌写作时,便又多了一条选择,这对后期苏轼、黄庭坚,以致李清照等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对《渔家傲》的写作,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下次再说。
很多人正是因为范仲淹的《渔家傲》词,因而爱上了这一词牌,这首作品,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堪称真正的千古绝唱了!
就是在晏殊、欧阳修的强大影响力下,范仲淹在西北边塞,一改温柔旖旎的风格,写出了悲壮苍凉的千古绝唱《渔家傲》!
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表达上的效果
浊酒一杯、羌管悠悠、将军白发,无论是哪一个,都直击读者们的内心,可想而知,这样“画风突转”的边塞作品,会在当时产生多么大的冲击和影响,范仲淹留存的词不多,但这首《渔家傲》却无人觉得不好,称之为千古绝唱,一丝一毫也不是夸张。
晏殊、欧阳修以他们的创作热情和影响力,掀起了《渔家傲》的唱诵*,而且,对该词的主体风格,也进行了“固定”
他们这六十多首《渔家傲》,有着相同之处,其中又以采莲女为对象的作品居多,由“采莲女”我们不难知道,这首词牌,一定是江南水乡的,想是当时歌女吟唱,应该也是执着红牙板,缠绵悱恻,令人感受温婉柔美的。
范仲淹这首《渔家傲》,一扫莲花*、江南水乡的柔情,带我们进入到了一种塞外苦寒、孤独凄冷的边塞之地,孤城落日、瀚海阑干的冰封世界与江南水乡的田田荷叶,简直就是两个极端。
这首词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初读之下,是一种凄凉、悲壮、深沉、辽阔之感,还带着一些英雄的伤感,但在这悲凉之下,却有一种英雄气概回荡在天地之间!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范仲淹的这首《渔家傲》在词史上,也占据了重要地位。甚至放在整个宋词的历史中,也有其不可磨灭的开拓功绩,一方面,他扩展了词的时空境界,以家国情怀写入词中,以边塞苦寒写入词中,这都是前人少有涉及的;另一方面,词的情感也由晏殊等人对人生和时光的温柔叹息,转而成为英雄建功的壮怀激烈!
晏殊、欧阳修两位加起来,竟然有六十多首,他们作为北宋词坛的大家,所作之词,必然是好的,然而,却并没有出现一首上佳之作。以《渔家傲》为词牌名而成千古绝唱的,唯有范仲淹一人!也就是说,
无疑,这首词描述的,是一幕典型的贵族家歌舞作乐、宴饮会友的场景,在画鼓声中,天色昏暗下来,诸人和客人都喝得醉醺醺的,四周是美酒佳肴,眼前是歌女们舞动的倩影,正是在这样愉快的场景下,大家一起跟着音乐,哼唱起了《渔家傲》,宴会的氛围也达到了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