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怎样理解穷则独善其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kē),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穷困不得志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提高个人素质;在得志的时候要努力让天下人都得到好处。这句话是中国古代人所追求的处身立世之道。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达,即为显达、发达。济天下,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若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显达之时就要造福天下百姓。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
怎样理解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3、《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7篇,一般认为孟子及其*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属先秦语录体散文集。书中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富贵不能淫》等篇编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中。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哪里吗?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出处及赏析,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出自什么
有了达者的兼济,穷者才能安于本位,社会才会有序变动,活力满满。穷者,社会流量极少者,不是才识不具,也不是不具勤奋之德,也不是不具聚财之能,而是没流量,可能是没有抓住风口,独缺风云。独,是不妄求,不乱时而动,要静心,善,是完善成就自己,反思而成长。
穷着独善天下,达者兼济天下,就是希望世界进入安定秩序的良序社会,为达者穷者立人生规矩,让上下各安其位。因此达者不兼济,穷者为什么要独善,秩序虽好,仅利达者,这个秩序就不是最好的秩序!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精炼地表达了儒者入世与出世的政治选择和人生态度,成为从古至今众多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这既蕴含了进退之间深刻的内在矛盾,也彰显了儒学通权达变的思想方法和*气度。孔子曾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由此可以看出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贤哲人、诗词书画、山川平原、大江大河它们如同朵朵浪花,汇成中华文明的最美赞歌。中国文明网“知史明道”订阅号推出“文明之声”专栏,今天与您分享《孟子·尽心上》,这是*《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引用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