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怎么死的(李隆基年轻时迷恋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怎么死的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太平公主一生的命运与自己的母亲武则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后来太平公主嫁给了自己的表哥,城阳公主的儿子薛绍。然而这次婚姻没过几年,就被认为是个大错误,需要改正了。只不过认为嫁错的,不是太平公主本人,而是她的母亲武则天。似乎,太平公主的一生命运,都是她的母亲在为她做决定,而这次,武则天为什么会认为与表哥的婚姻是个错误的决定?太平公主又是怎么死的?
先天二年(713年),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李隆基让太平公主忌惮的,就是他身上的那股王者之气,并且他也是参与铲除韦氏一*的主力,安定李唐王室的功劳不在太平公主之下。睿宗即位之初要选立太子,首要考虑的当然是嫡长子李成器。但李成器是一个不贪图权位的人,坚辞不就太子之位。这样,睿宗才让最中意的儿子李隆基当了太子。虽然睿宗在位期间相当倚重太平公主,但他时刻不忘给李隆基锤炼的机会。对李隆基的处世为人,睿宗更是深信不疑。
延和元年(712)七月,睿宗听到太平公主散布的谣言:天象显示太子将登上帝位,就对大臣们说:"把皇位让给贤德之人,既可躲避灾祸又有福于*,何乐而不为!"太平公主见情势并没有向她期望的方向发展,赶忙劝阻睿宗打消退位的想法。但睿宗退意已决,即使闻讯而来的李隆基也无法改变他的决定。于是太平公主退而求次之,劝谏睿宗即使退位也要总揽朝政。
李隆基年轻时迷恋太平公主
不仅如此,睿宗还让太平公主直接参政,宰相以下官员的升贬,全在太平公主一句话,太平公主趁机荐举*羽亲信入朝为官。一时之间,朝廷全然成了太平公主的朝廷。但太平公主还有一块心病,那就是太子李隆基。起先,太平公主对李隆基并不在意,后来她却发现李隆基绝非等闲之辈。睿宗要立李隆基为太子时,太平公主就不满意,但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对。
太平公主没有成为第二个武则天,反倒被自己的野心所吞噬,最终葬送了自己性命。剪除了太平公主,李隆基才成为名副其实的皇帝。李隆基为表示中兴唐室的决心,把年号改为开元。经过李隆基几年的苦心经营,大唐又恢复了勃勃生机,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盛、最富庶、最自由、最自信的国家。
太平公主自小就生活在母亲武则天的强权之下,骨子里浸淫着武则天玩弄权术的手法。铲除了韦后,太平公主准备借势睿宗揽权,却遇到了强敌李隆基。于是,两个人之间的战争变得不可避免。当年,武则天觉得太平公主最像自己,所以对太平公主的宠爱超过了其他任何人。由此人们也不难想象,为何武则天把那么多子女或杀或禁,却独独让太平公主陪伴左右。
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铲除了共同的敌人韦后,开始了他们之间的正面交锋。睿宗在位期间,太平公主不断地培植*羽,并希望睿宗能废黜太子李隆基。但她的目的非但没能达到,还促使睿宗在有生之年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先天二年(713)七月,急不可耐的太平公主将矛头指向唐玄宗李隆基,但事情很快败露,太平公主被迫自缢而死。
李隆基不敢轻举妄动,以怕惊动太上皇为由搪塞。长史崔日用当面直言:"如果*人得志,国家葬送在你的手中,才是大不孝!只要你迅速采取行动抓捕太平公主*羽,就不会惊动太上皇。"这时,就有左散骑常侍魏知古传来太平公主密谋叛乱的密报。李隆基当即决定,于七月三日晚采取行动平定叛乱。
太平公主一生都在怀念薛绍
先天元年(712)八月,李隆基登上帝位,是为玄宗。不甘心的太平公主仍不肯松手,继续借助已成为太上皇的李旦支持擅权独断、肆意妄为。朝中七个宰相有五个出自太平公主的门下,多半朝臣也只听太平公主调遣。无法顺利施行政令的玄宗对太平公主的怨恨日益加深。
在贬谪的十多年里,薛崇简屡遭贬斥,被李隆基打入冷宫,最终郁郁而终。他并没有真正获得李隆基的宽容,只是沦为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和棋子。
就连太平公主的哥哥山东王武攸宜也没有幸免。武攸宜早已过世,但李隆基依然命令开棺暴尸,处以极刑。太平公主的家族在李隆基手中几乎全军覆没。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要了解它的真相,也要深思这样的教训。权力可以腐蚀人性,让人成为残暴无道的暴君。我们必须警惕权力的欲望,用道德约束自己,才能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
面对太平公主强大的势力,李隆基决定自己正式登基为帝,以皇帝的名义将太平公主打压下去。他强迫李旦禅让帝位,自己登基为唐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