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的大概内容)
安史之乱的故事
(一)范阳叛变——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安禄山恐杨国忠对己不利,遂以讨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叛变,安禄山一路南下,不足两月,已攻陷洛阳,自立为燕帝,国号燕。
(六)平定乱事——史思明与李光弼相持年余后被养子史朝义所杀。李光弼再借回纥兵,大破史朝义。史朝义部下田承嗣、李怀仙降唐,史明义被杀,安史之乱遂告平定。
第一,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浩劫。《旧唐书·郭子仪传》记载:“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楱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几乎包括整个黄河中下游,一片荒凉。杜甫有诗曰:“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说明经过战乱,广大*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五)思明称帝——郭子仪、李光弼进击安庆绪,包围邺郡,史思明带兵援助安庆绪,合并其兵,回范阳,称大燕皇帝。
第四,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安禄山乱兵一起,唐王朝将陇右、河西、朔方一带重兵皆调遣内地,造成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安西四镇随之全部丧失。此后,吐蕃进一步深入,唐政权连长安城也保不稳了。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朝不保夕,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乱的大概内容
唐朝玄宗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
(四)思明叛变——史思明降唐,受封为范阳节度使。唐室恐怕史思明再反,欲将之消灭,究泄,史思明遂反叛。
(二)肃宗即位——安禄山破潼关,活捉守将哥舒翰,直入长安。玄宗仓惶入蜀,行至马嵬驿,军士哗变,杨贵妃被逼自缢,太子李亨即位灵武,是为肃宗。
安禄山起兵的时候,郭子仪和李光弼早就劝过皇帝,说安禄山虽然势头猛烈,但是他没有后勤支撑,他扩大不了战局,朝廷只要固守,一点一点的耗着他,他早晚完蛋,结果杨国忠一意孤行,猛劝皇帝派哥舒翰出潼关迎敌,这哥舒翰虽然是一代名将,但问题是那个时候他岁数挺大了,已然年迈,又患病多年,根本就不是能打仗的状态,结果唐军在潼关吃了败仗,长安危急,杨国忠一看坏菜了,又劝玄宗赶紧收拾行李逃跑。
人一满足,就容易懈怠,好嘛,这回皇帝也不勤奋了,皇帝也不节俭了,而是完全放松了警惕,开始舒舒服服的享受成果。
安史之乱主要内容50字
除掉杨国忠就是除掉政治对手,除掉杨贵妃就是翻开政治底牌,对手也没了,底牌也亮了,那么下一步就是在兵变中杀掉皇帝。
开元盛世的成就实在是太过璀璨了,在那个时代里,玄宗皇帝本人实在不知道坐拥八千万人口的自己还能有什么进步空间,所以他满足了。
玄宗最宠幸的妃子,是贵妃杨氏,杨贵妃这个人,虽然恪守宫规,也不干政,但是毕竟她被皇帝宠幸到了一定份上了,她的亲戚们难免跟着鸡犬升天,就比如她的这位已经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堂兄杨国忠,靠着贵妃恩宠,一步一步就混到了权臣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