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蒙台梭利的主要思想)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
1909年,蒙台梭利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00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欧洲、美国还出现了蒙台梭利运动。1913年—1915年,
已遍布世界各大洲。到四十年代,仅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蒙台梭利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我们在原有的蒙氏教育知识经验上,继续参加园内组织的蒙氏培训,从中可以使我们更正一些我们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我们做的不到位的地方,其中加入了一些适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园发展情况的蒙氏教育。本学期我们大班着重进行蒙氏数学教育,我们将在上学期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观察量表,真正做到对每一位孩子进行个别指导,在其原有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向子女传授为人处世的智慧、以真情实感启悟他们的文字,被古人称为“家训”,这是“用以规范家人行为、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言行准则”,其中的精华包含了许多对社会人生和子女教育十分有益的内容,尤其所强调的“立世做人”的道理,可为当下为人父母者借鉴。
蒙台梭利的主要思想
我系统地阅读过蒙台梭利的经典著作,又大量阅读了相关书籍《图解蒙特梭利教育法》、《蒙台梭利标准教具与制作》、《蒙台梭利育儿全书》、《儿童之家——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方法与训练指南》等;查阅中外有关文献资料37个,梳理结果为多数研究都是围绕蒙氏教育思想的分析为主,少数研究有针对性地指向蒙氏数学教育的幼儿园实践探索,这些都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本书详细地讲述了老威特的教子过程,记载了小卡尔的成长历程,以及老威特的教子心得和全能教育法。老威特早期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对于儿童的教育,必须与儿童智力曙光的出现同时开始;尽可能早、尽可能多、尽可能正确地开发孩子的智力I这样孩子就能成为天才。
蒙台梭利说,生命的成长必须有“爱”的感觉,儿童的自觉性和自我认识是通过爱得来的。儿童正是因为爱他的周围环境才产生了一种压制不住的冲动,在整个的敏感期,将自己和周围事物连接起来。这种爱不是一般理解的情绪感觉,而是一种爱的智慧,通过爱来吸取外界事物并且建构自己。正是这种爱,使儿童对周围环境有那样的热情和细致的观察态度,而成人则往往表现冷淡,视而不见。
考赵南星(1550-1627年),字梦白。高邑(今*)人,明万历二年(157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天启年间,因反对魏忠贤被矫旨削职发配,死于代州。《三字经注》是赵南星著作《味檗斋遗书/教家二书》中的一卷,明刻本现存国家图书馆古籍部。此书述史时一直记述到“(明)穆宗隆庆”,以“廿一史,全在兹”结尾。明隆庆帝朱载在位时间是1536-1572年,可知此版本《三字经》完成刻板印刷当在1572年后。
蒙氏教育的主要特点
综上所述,从古老的《训蒙三字经》、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到王相的《三字经训诂》共有28处修改或文字添加。比较定型且流传最广的王相《三字经训诂》共1098字。也就是说,根据迄今为止所能掌握的文献判断,从最早的版本到《三字经训诂》实增54字。
关于“六典”与“六经”。训蒙本指“我姬公,作周礼,著六典,存治体”。《六典》是指周礼天官大宰:“大宰之职,掌建都之六典,以佐王朝都国”。六典是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赵注本的“六经”则是《诗》、《书》、《礼》、《易》、《乐》、《春秋》,与周公无涉,故改不如不改。
关于“十义”。训蒙本的“十义”只是“父子恩,夫妇顺,兄则友,弟则恭,君则敬,臣则忠”,而赵注本增添了“长幼序,友与朋”,意在引入宋代陈淳《启蒙初诵》中“长幼序,朋友信”一句,以细化“十义”中的“长惠、幼顺”,但“友”、“朋”并不属“十义”,故赵注本实为画蛇添足。
问卷的第1题,即了解学生在选择该门课题时,是否已经听过或者多少了解一些有关蒙氏教育的知识。其中95.7%的学生听说过蒙氏教育,可见选择该课程的学生是有目的性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