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皆空是哪四大(六根清净是哪六根清净)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
“四大皆空”中地、水、火、风这四种元素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基础,但它们又是相互转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应摆脱对物质的执着和依赖,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清净。
除了“四大皆空”,还有“一念三千”、“一心三观”、“五停心观”、“六结”、“六根清净”、“六贼”、“七情”、“七大”、“八正道”、“九想观”、“十想”等成语都是源于《四十二章经》。
“四大皆空”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四十二章经》。四大皆空是佛教用语,意思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空、虚幻的。佛教以地、水、火、风四大为构成物质的元素,认为四大皆空谓构成一切万物的元素都是空空如也。
“何以解忧,唯有四大皆空”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境界和心态。它提醒人们要放下执着和焦虑,以一种淡然、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当人们放下了对名利、欲望等的执着,就能够更加轻松、自在、自由地生活,不被外界的干扰所束缚。当然,这种心态也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仅供参考)
六根清净是哪六根清净
依《俱舍论》的说法,四大具有假、实的分别,即前文所说的坚、湿、暖、动四大,是实四大、性四大;而世间所谓的地、水、火、风,则是假四大、事四大。实四大属于身根之所触,为触处所摄;假四大则属于眼之所见,为显色、形色所摄。
用大:四大种的事用广大,有了四大,才能使人体的*发挥功用,有了四大才能长养万物,故有“用大”之义。
一般人因为不认识佛教,再加上以讹传讹,经常对佛教的思想义理,乃至名相用语等,产生许多误解。譬如佛教所讲的“四大皆空”,往往被世人误以为酒、色、财、气叫四大,因此戏称那些不贪酒、色、财、气的人是“四大皆空”。其实“四大皆空”是佛教对世界和人生现象及本质上的说明,它所蕴含的深奥义理,以及它与我人关系的密切,实非一般仅知追逐酒、色、财、气之徒所能理解。
又例如由泥土烧成的杯子,泥土是属于地大,泥土掺和水,加以火烧,故有水、火二大;再经由风吹成固体而为杯子,故有风大。
火大增上:因呼吸系统障碍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身体像是在暮色野火中燎烧,一阵烈风吹刮,碎为微尘,片片烟飞灰灭,如同“火大落入风大之中”。
四大皆空现代意思
就人体而言,四大不调,百病丛生,四大离散,则身躯坏灭,这时,我们的身体又在那里呢?所以,无论是世界万物,或是我人的身体,都只是四大和合而成的假相罢了,并没有一定的实体。不仅如此,四大的本身主要是指坚、暖、湿、动四种特性,遇缘就会生起变化,因此,这些特性的当体也是了不可得。“四大皆空”,就是指宇宙万有均无实体的真理。
一般人因为不能了解“四大皆空”的道理,往往在生活上产生了很多痛苦。例如: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目睹亲朋死别,就感到忧伤不已,甚至,将自身以及身外之物执以为我和我所有,因此为了爱惜自己的身体,追寻外在的装饰;为了娱乐自己的六根,向外驰求声色犬马;为了维护既有的名位权力,不惜造下恶业,为了获得更多的财物货利,在五欲尘劳中备受煎熬。
地大增上:因肉体或骨胳的毛病而死亡者,在临终时,觉得*像大地缓缓的陆沉于海中一样,产生一种很大的压迫感,如同“地大落入水大之中”。
佛陀告诉我们“四大皆空”的真理,目的就是要我们了知物质世界的虚幻不实,从而返观自照,在心灵上开发无尽的财宝,在*上寻得永恒的幸福。
宇宙间的森罗万象,没有一样不是仰赖地、水、火、风等四大元素结合而成的。譬如一朵花的绽放,要有肥沃的土壤,土壤属于“地大”,水分、日光、空气,这些就是“水大”、“火大”、“风大”,如果缺少一大,花儿就不能盛开怒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