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字怎么贴才正确(贴正福和贴倒福的意义)
福字怎么贴才正确
贴福字一般要是在除夕当天的下午,太阳落山之前贴,最晚不超过大年三十。贴的时候要从外往里贴,福字也是先大后小的。贴的时候先贴抬头福,然后是门福,倒福一般是最后贴的,寓意新一年的福气都从外面流进家里来。
贴福字寓意着人们“摆脱穷困,追求幸福的”的象征,也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向往,希望家家户户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收获到福气。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都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贴福字的由来多种多样,广为流传的则是我们的姜太公妻子整日争名夺利,他一怒之下称她为穷神,认为她嫁到本家后致使一家贫困,并且告诉她说不能去有福之地,所以一到过年每家每户就在家里贴上福字,阻止穷神到访。
贴正福和贴倒福的意义
贴春联除了古代祈福的寓意,在现代更是增加了我们节日的气氛,也寄托了人们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阖家幸福的美好祝愿。
春联一开始被称为桃符,起源于一个降妖除魔的传说,想必大家通过各种影视剧都知道,桃符在古代就是为了驱除妖魔的,在五代十国,慢慢的有人在桃木上题字,又因为纸张的出现,人们用红色的纸张代替桃木,到了明朝时代朱元璋时期,春联就正式的诞生了。
第二种情况:在屋内的柜子上。柜子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倒贴福字,表示福气(也是财气)会一直来到家里、屋里和柜子里。
家中有才认识字的小儿,家人就故意将福字倒贴,唤过小儿问:咱们家福字帖得对不对?小儿说出“福倒(到)了”的话,可得糖果一枚;如小儿不幸说错,大人将从口袋里掏出预先准备好的草纸,掏出草纸,将小儿嘴巴擦上一擦。寓意:刚才那句话不是嘴讲的,不算!而且,事后立刻将“福”字正回来。
福字不适合挂的位置
福字倒贴的第一种情况是水缸,垃圾箱,和家里的箱柜。关于这个问题郑博士曾经多次说过:在水缸和垃圾箱上,由于水缸和垃圾箱里的东西要从里边倒出来。为了避讳把家里的福气倒掉,便倒贴福字。这种作法是巧妙地利用“倒”字的同音字“到”,用“福至”来抵消“福去”,用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就是贴春联的*,一忌是上下联的顺序贴错了,有两个判读标准,第一个你就是要看每一个联最下面的这个字的读音,上联的读音应该是仄声,也就是普通话的三声或四声;而下联是平声字,我们普通话里,一声二声是平声字,面对大门口,上联贴右,下联贴左。因为在中国古代读线装书就是从右往左来读的;下一个*就是春联的时间贴搞错了,最好是除夕早上6点到中午12点。
这些贴福字和春联的*,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一就是福字贴错了,我们大门上的福字,必须要是正贴,他的意思是迎福纳福,门是家里的出入口,要庄重恭敬,所以福字一定要正贴;像是箱子或者柜子上的福字,倒是可以倒着贴,表示服气倒进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