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发现于(王懿荣对甲骨文的研究)
甲骨文发现于
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和地点是_____。A、1899年,山东莒县大汶口B、1899年,河南安阳小屯村C、1899年,开封朱仙镇D、1899年,西安半坡村
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
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做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寿轩等人进行收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另外,据古董商范寿轩的第一手资料,山东《潍县志·艺文卷》记载:范寿轩与其弟游彰德小屯,屯人出龟甲相示,寿轩以钱数千购四五十片,即至京师找王懿荣。王懿荣“见之惊喜”,出大价钱买下,“而甲骨文始显于世”。
因此,即使王懿荣1899年偶然发现甲骨文确有其事,但他发现甲骨文不但在孟广慧之后,而且所购甲骨都是孟广慧选剩之物。因此,甲骨文发现的时间应追溯到1898年,最先发现的应该是孟广慧。
王懿荣对甲骨文的研究
甲骨文的发现,在我国学术史上是一件划时代的事情,它使学者的目光从许慎的《说文解字》和鼎彝铭文的局囿中解放出来,为我国的文字学、古史学的研究开拓出一个崭新的领域。
清末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秋,在*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1845~1900年)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的达仁堂中药店买回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药品上面刻画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动物的骨骼,在这种骨头上怎会有刻画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
然而,也有少数专家对“王氏发现说”提出了质疑:一是,*菜市口那时候并没有“达仁堂”这家中药铺;二是当时中药铺只收购没字的光板龙骨,带字的压根儿不要,所以当时中间商收集到有字的甲骨时,都要将字迹刮干净才卖给药店;三是那些龙骨向来是捣碎后出售的。因此,王懿荣发现做药的龙骨上有字之事令人生疑。
因而尽管孟广慧和王襄早在王懿荣之前见到了龟甲,并不能认为是他们发现了甲骨文。如果是他们发现了甲骨文,范寿轩见到龟甲在他们之前,而卖给范寿轩龟甲的殷墟遗址村民又在范寿轩之前所以,不管是吃药发现还是因古董商卖甲骨而发现,王懿荣都是第一个将甲骨文辨认研究的人员,他应该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
甲骨文是3000多年前,人们在占卜和祷告时,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符号和标记。用以记录当时发生的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与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址被称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三大发现。可是它的发现过程,却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戏剧色彩的。
甲骨文出土的时间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县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
洹北商城位于洹水北岸,与殷墟王陵遗址、宫殿宗庙遗址共同组成殷墟遗址。洹北商城内部发现宫殿基址、墓葬,以及制骨、铸铜作坊等,有助于研究当时的族邑布局模式、手工业等。
王国维(1877-1927),浙江海宁人,著有《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等。1911年11月,王国维与罗振玉一起前往日本,并在罗振玉的影响下开始研究经史考据之学。他运用甲骨文材料研究商周史、典章制度等,还提出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相互验证的“二重证据法”。
在甲骨的出土地河南安阳小屯,有一片大约36平方公里的区域,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殷墟,即殷商的都城遗址。中国人一直对自己的历史深信不疑,但在100多年前,却没有一个外国学者承认商朝的存在。直到甲骨文的出现和甲骨出土地的确认,才将殷商的历史变得清晰明朗,有据可考。
1973年,在小屯南地发现甲骨窖穴出土甲骨7000余片。其中,有字甲骨4892片,是1949年至今殷墟出土有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基本完整的牛胛骨达100多版,更是1928年以来所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