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烽火连天的近义词)
烽火连三月的下一句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颔联写诗人望春之情。诗人感时恨别,望见花开而泪花四溅,闻到鸟鸣而倍感惊心。“感时”指有感于“国破”的时事,“恨别”指因国破带来的别君别家的离恨。虽然诗人被虏长安痛苦不堪,但仍然忧虑国家危难。这两句诗深刻抒发了诗人爱国深情。
尾联是诗人自我形象的描绘。诗人在沦陷的长安,既忧国,又思家,这愁苦使诗人白发稀疏,簪子已束不住头发。这是诗人极度的悲愤、郁闷的心情写照,体现了诗人悲哀、愁苦的心绪。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抒情诗。长安沦入安史叛军之手,看山河依旧,但已物是人非。诗人面对破碎的河山,荒芜的城垣,睹物伤怀。春光明媚、鸟语花香,更增加了诗人的愁思。
烽火连天的近义词
颈联中一写忧国,一写忧家。“烽火连三月”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时间跨度,流露出诗人对战乱的憎恶与焦虑心情。“家书抵万金”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切心情,反映出安史之乱带来的灾难。
首联写春望所见,突出“国破”二字,虽然山何依旧,但“破”、“深”二字写出了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荒凉景象,虽是春天,却了无生机。这既是写眼前实景,更是抒发诗人悲痛凄惨的感情。
此诗写得抑扬转折,错综变幻,但又自有脉络。全篇以一“望”字相串连,以诗人自我形象相贯通,而渗透在这“望”字和诗人形象中的,是作者那种饱和在他整个生命里的爱国挚情以及洋溢在他胸中的思亲深情。这是充分体现杜诗情景交融特点和沉郁顿挫风格的典型之作。
出自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沙场烽火侵胡月下一句
纳兰容若读到这首词,为之落泪,了解原委之后,为其翻案,作者朋友终于沉冤得雪。二人友谊也成为佳话,流传至今。
遇到入京使者时,作者欲捎书回家报平安,但是又苦于没有纸笔,只好让人捎个话回去,告诉自己的亲人,自己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