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化学九上62页元素图片)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
(DmitriMendeleev)于1869年总结发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众多类型表。
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
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元素周期表*有118种元素。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编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电子数目,这个编号称为原子序数。
化学九上62页元素图片
元素周期表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和不完全周期(7)。共有16个族,又分为7个主族(IA-VIIA),7个副族(IB-VIIB),一个第VIIIB族,一个零族。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第四周期元素:19钾(jiǎ)20钙(gài)21钪(kàng)22钛(tài)23钒(fán)24铬(gè)25锰(měng)26铁(tiě)27钴(gǔ)28镍(niè)29铜(tóng)30锌(xīn)31镓(jiā)32锗(zhě)33砷(shēn)34硒(xī)35溴(xiù)36氪(kè)
第五周期元素:37铷(rú)38锶(sī)39钇(yǐ)40锆(gào)41铌(ní)42钼(mù)43锝(dé)44钌(liǎo)45铑(lǎo)46钯(bǎ)47银(yín)48镉(gé)49铟(yīn)50锡(xī)51锑(tī)52碲(dì)53碘(diǎn)54氙(xiān)
元素周期表清晰大图
我是号主知识分享家,喜欢我的文章就请点赞收藏吧~关注我,后续会不断分享更多有用又有趣的内容哦~希望我的分享能够给你带来帮助呦~
第七周期元素:87钫(fāng)88镭(léi)89锕(ā)90钍(tǔ)91镤(pú)92铀(yóu)93镎(ná)94钚(bù)95镅(méi)96锔(jú)97锫(péi)98锎(kāi)99锿(āi)100镄(fèi)101钔(mén)102锘(nuò)103铹(láo)104𬬻(lú)
通过这些推断和计算,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把元素们归类到周期表的合适位置上。这个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行为。所以,无论是化学家还是其他科学家,都离不开元素周期表这个有用的工具。
科学家们按照原子序数给元素们编号,原子序数代表元素的编号。原子序数和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关系,可以用来计算元素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核电荷数。元素的核外电子在排布和性质上有特定的规律。由于这个规律,科学家们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元素们排列起来,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一行,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