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五号发射失败(长征5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对国家的影响)
长征五号发射失败
回到自己的小屋后,他久久不能平静,最终决定给长征七号的设计团队写一封信。在父母和老师的鼓励下,这封信很快便完成了,它带着少年的热忱和关怀“漂”到了文昌。
为了不打扰孩子的学习,媒体在网络上简单采访了他的父亲。后者表示他们并没有对张亦琛进行过这方面的引导,孩子会对火箭与航天产生兴趣,完全是兴趣使然。
而张亦琛同学写的这封信也不是火箭团队受到的第一封来信,事实上,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接连遇到多个难关,不断的失利让很多关心它的人颇为担忧。
在这里,张亦琛了解到了更多有关航天和火箭的知识,也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龄人。与此同时,航天团队也举办了“中国航天日”等活动,吸引了很多小朋友参与其中。
在这封信的开头,张亦琛先是用一副“小大人”的口吻对整个设计团队进行了安慰,勉励他们“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长征5号遥二运载火箭发射失败对国家的影响
当时就有南开物理系、湖南师大附中、湖北新淮中学的同学们写信为航天团队勉励。在收到这些充满热忱的鞭策和勉励后,航天人最终克服了困难,实现了开拓和创新。
这条微博发出后,几乎在很短的时间里它就席卷了全网,主流媒体包括央视、*日报和新华社在内纷纷点赞转发。
此后的一年里,很多人都在默默关注着长征七号改型火箭,希望设计团队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早日完成火箭型号的更新换代。因此,这一次的火箭发射吸引了比以往更多的关注。
和其他航天大国不同,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从零基础开始的。因为美苏的技术封锁,我们只能依靠自己。而且彼时的国家刚开始发展,不仅物质资源匮乏,相关人员的培养也是一片空白。
然而人造卫星的发射只是基础,后续还有很多“高山峻岭”等着中国航天人去攀登。在这条路上,各种各样的失败他们都经历过。
2023年12月14日发射卫星
或许这个少年的理解和认知并不全面,但是能够在这个年纪就掌握如此专业和丰富的航天知识,还勇敢表达自己的看法已经是难能可贵。
一开始,张亦琛只是对飞机和军事模型比较感兴趣。等到他年纪大了一些,对自然科学知识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火箭就成为了他的最爱,把大量的课余时间都花在了研究火箭参数和模型上。
对普罗大众来说,大家关注的往往是中国航天成功的消息,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其实是一个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团队。类似长征七号改中型运载火箭发射的失利对航空人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