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风俗有哪些(小年之后的每天风俗)
小年的风俗有哪些
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
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小年日期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个别地区小年日期是除夕。
小年通常被视为忙年的开始,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扫尘、祭灶等,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达了人们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祭灶在我国民间有几千年历史了,是中国百姓对“衣食有余”梦想追求的反映。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日子,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扫尘、祭灶等。民间传统上的小年(扫尘、祭灶日)是腊月二十四,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中。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例如:鞭炮、春联、神马、香烛、烧纸、牛羊肉、赠送小孩子的各种玩具礼品、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等等。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这天各地的集市都十分红火热闹。
小年之后的每天风俗
小年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表达了中国劳动*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掸尘扫房子,过了二十四,离春节就不远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显得更加热烈了。要彻底打扫室内,俗称扫尘,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粉刷墙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贴年画等等。
杀猪割年肉,在过去人们只在一度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由于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而红烧肉则更能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的富裕十足,因此,一碗热气腾腾泛着肉香的红烧肉是多少人在腊月二十六这天期盼的。即使是到了今天,家家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但是在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成为了许多人都没有忘记的老传统。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师傅放了假,徒弟撒了欢”。这首民间流传的民谣一直传颂着。相传,灶王爷是玉黄大帝下派到人间管理烟火的灶君。每年这天,灶君要上天回去向玉帝报告人间情况。故这天我们都要为灶王爷备好祭祀用品,为他送行。
俗称“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
小年怎么过
夜幕降临,在灶君像前摆上祭品。祭品主要是芝麻棍和糖饴。芝麻棍中间夹糖,让灶君吃的甜甜的多报告人间好事,糖饴吃在嘴里能把嘴粘住,意为让灶君别报告人间坏话。各家主人,在灶王爷前焚香,敬酒,让孩子们为灶君鸣放鞭炮开道后,只见灶君随风而去。这预示着春节越来越近了。该放假的放假,该回家的回家。灶王爷都回去了,你们还磨蹭什么。
上坟请祖上大供。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民间有俗语说,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句话意思是男人在中秋的时候不能出门赏月,而女人在腊月二十三这天不要参与祭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