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平仄规则(一二三四声怎么分平仄)
对联平仄规则
上联最后一字必须仄收,为仄声字。下联最后一字必须要平收,为平声字。上联出句禁止用三尾仄(上联最后三个字为仄声),对句禁止用三尾平(下联最后三个字为平声)。
这第三句是说你改动上联的第一、三、五字的平仄,那就把隔一个字的位置上的字平仄改过来,和你用的平或仄相反就成,这就是拗救。
一般来说,上联的第一、三、五字平仄可以改动,改动后,请你在隔一个字的位置上换成相反的声调字,比如:平平仄仄,你把第一个平声字,改成了仄声,变成了仄平仄仄,那么就要隔一个字(第三个字)改为平声,成为仄平平仄。
在联句出现数字时,感觉找不到合适对应数字时,下列汉字可以参考,与上、下联相关数词相对:孤、独、满、数、双、诸、几、半、群、单、众、空、长、
对联的第246字间必须平仄相间隔,如此联:声漫君唱都是平仄平仄,联的第135就不用理会平仄,也就是135可平可仄。对联分上下两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音,如此联的:灿第四声,仄音。下联的平仄要和上联的平仄完全相反,也就是上联典字是平的,下联就要仄。如:
一二三四声怎么分平仄
这一点不是平仄关系,但是也说明一下,就是上下联相对应位置的词性是要一致的,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个是不能乱的。“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还有就是上联和下联不能重字,但是在单联中可以,不过上联的重复字在哪里,下联对应的位子也要重复字,反正是必须相对。比如“飞雪片片凝瑞,马蹄声声报春”。上联“片片”,下联“声声”这样才对。
对联平仄规则主要包括上仄下平、平仄相对、不能失替等。上仄下平要求上联必须以仄声结尾,下联则收平声。平仄相对指的是上联和下联的相应位置,平仄要相对。不能失替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
这个是指在上联或者下联中,必须平仄相间,不能一路平下去,比如“仄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这种联句,虽然上下相对,也符合上仄下平,但是这在格律诗中是“失替”,自然在对联中也不行。同样也不能出现孤平,三平尾,这些都是从格律诗规则直接过来的。
这三个要求是标准对联的基本要求。现在很多人对对联都不讲究韵味了,也有一部分技术类对联不讲究平仄,只要求意境和机关。
上联用动词,下联就动词,上联有新字,下联就要旧字,大小多少前后左右等等。也有用成语的,就要找相反的成语或者相近的成语来对。像此联歌声漫漫对笑语盈盈等,这样就对仗了。
对联平仄口诀一览表
咱们先从字声的音调说起。上面四个字正好就是拼音的四声的组合。先看阴平字,第一声-风,读起来是不觉得音调轻而平和?再看阳平字-调,第二声,在五线谱上是不是有个由低到高的音调?接下来是上字,即拼音第三声,它的发音特点是先抑后扬,而去声字-顺,即拼音第四声,它的发音特点是下抑、由高到低。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这是就上联联脚与下联联脚之间的关系而言。准确一点说,此规则也有两点要求:(1)一副对联不管长短如何、分句多少,都要求上联仄声收尾,即上联最后一字应是仄声;下联则要求平声收尾。一般不能上联平声收尾,下联仄声收尾。(2)上下联不能同声收尾,即上下联最后一字不能同是仄声或同是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