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区别(提前批的十大利弊)
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区别
大部分省份提前批次的录取一般是采用一次性投档的方式。也就是说,凡是第一志愿报考提前批的考生,只要成绩进入规定的最低控制分数线,考生的档案材料就会全部一次性的提供给这些院校,由院校进行审查录取。
相对于普通批次来说,提前批次招生的院校一般是比较少的,并且专业类别十分有限,大部分的省份并没有明确的注明投档的分数线。
如果考生对提前批次的院校和专业都很向往、满意,也符合相应院校的录取规则和限制(如成绩、身体素质等),那么是可以填报。但要注意的是,往年提前批填报的时间非常短,一定要提前研究、抓紧把握。
提前批次未被录取,并不会影响考生下一批次的录取,但考生们在填报提前批的时候,也需要慎重,往年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抱着“不填白不填”的心态,填报提前批,结果被录取了,只能遗憾地失去进入更好的院校的机会。
提前批次的专业类别分为文理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及国防生,免费师范生,医学类,文艺类,体育特长类等,具体的可选专业局限性较大,提前批次的考生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类进行填报,不得混类别报考。
提前批的十大利弊
普通批次除了部分院校是按照专业大类招生之外,大部分院校是要分专业的,考生可以选择一类或者几类进行报考。
(1)普通批:可以叫零批次,也就是在普通批次录取之前进行录取的批次,是把一部分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及专业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录取。
深入了解后,提前批的确是一次机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机会”也可能是“风险”。总之,“凡事有利有弊,绝无十全十美,正确看待得失,争取较好结果”,填报提前批志愿正是如此。
提前批好还是普通批好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区别,一、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区别1、含义不同(1)普通批:可以叫零批次,也就是在普通批次录取之前进行录取的批次,是把一部分类别、性质、专业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学校及专业集中起来,在大规模招生之前进行录取。(2
提前批的大学数量有限,如果正好是考生喜爱的专业,则应该毫不犹豫的抓住机会,录上了皆大欢喜,录不上也不影响后面的正常批次录取。如果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则可以放弃提前批志愿,等待普通批次录取。
提前批需要什么条件
若提前批被录取了,考生就不能再参与其它批次录取了,因此填报提前批要谨慎,提前批学校未必都比其他批次学校好,所以报提前批一定要高报。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提前批没有被录取,也是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
虽然提前批是在本科批前面填报,但在本科批填报时间开始时,填报了提前批的考生仍然可以填写本科批志愿,因为在本科批志愿开始填报时,提前批的录取工作可能还未结束,为了避免没被提前批录取而错过本科批填报,建议认真对待每一批次的志愿填报。
高考填报志愿批次大致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以及专科批等招生批次,每一次批次都有对应的填报时间,而且每个省每个批次的时间也不一样。
提前批是在本科一批前进行填报,提前批次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录取的部分普通高校、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司*校及民航、*招飞院校等一些有特殊要求、特殊政策的学校,提前批主要为:艺术、体育、军事、公安、武警和其他(侦察、治安、法律等)。
如果你填报了提前批,且被录取了,普通批次的志愿就会自动失效。此时,你有两种选择:一是去提前批的大学专业读书,二是复读一年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