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下阿蒙的意思(吴下阿蒙故事的由来)
吴下阿蒙的意思
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权谓蒙及蒋钦曰:‘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自开益。’蒙始就学,篤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后鲁肃上代周瑜,过蒙言议,常欲受屈。肃拊蒙背曰:‘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学识英博,非復吴下阿蒙。’”清李渔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相关人物有孙权、鲁肃和吕蒙。原文如下:
在孙权的监督和鼓励下,吕蒙开始认真读书,他所阅读过的书籍,比一般的儒生还要多,而且专心致志,没有丝毫的厌倦。鲁肃继任周瑜的职务后,曾经听取了吕蒙的意见和建议。当与吕蒙的看法产生分歧并进行辩论时,就因说不过吕蒙而服输。鲁肃高兴地拍着吕蒙的后背说:“原本我认为你仅仅是个一勇之夫,想不到你的学问如此渊博,已经完全不是当年在吴郡的那个阿蒙了。”
吴下阿蒙故事的由来
吕蒙早年从军,是东吴军队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不过,除了作战勇猛之外,吕蒙也有其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欠缺文化知识,是个一勇之夫。孙权也看出了吕蒙的这个弱点,便鼓励吕蒙认真读书。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吕蒙终于从一名只知猛冲猛打的勇将成为儒将,就连鲁肃也深感佩服,故此留下了“吴下阿蒙”这句成语。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鲁肃口中的“吴下阿蒙”,意为当年在吴郡的吕蒙,后来比喻学识浅薄的人。这也是由鲁肃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吴下阿蒙是褒义还是贬义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另外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