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顺序(唐朝36个皇帝列表)

豆子3个月前 (02-20)精选热门156

唐朝皇帝顺序

宣宗李忱(810年~859年)847年—859年在位,共13年。初名怡,前身是光王,唐宪宗李纯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弟弟,唐武宗李炎的叔叔。是唐朝历代皇帝中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因此被后人称之为小太宗。

唐朝皇帝顺序(唐朝36个皇帝列表)

僖宗李儇xuān(862年~888年),873年—888年在位,共15年。十五岁时被宦官拥立为帝,政事全交给宦官田令孜掌握,自己却玩物丧志。

肃宗李亨(711年~762年),756年—762年在位,共6年。唐玄宗第三子。病死,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葬于建陵(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之武将山上)。

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18年—626年在位,共8年。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在玄武门之变后,被迫将皇位传给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他的管理为贞观之治打下了基础。

宪宗李纯(778年~820年),806年—820年在位,共15年。唐顺宗长子,先被封为广平郡王,28岁即位。被宦官杀害。

唐朝36个皇帝列表

昭宗李晔(867年~904年),888年—904年在位,共16年。原名杰,又名敏,他是唐懿宗第七子,唐僖宗弟。唐昭宗在他即皇帝位以来16年间,一直是藩镇手中的傀儡。

藩镇割据的军事局面下,军阀们在霸占着百姓的领土;文官的*争也都是基于利益的前提下,而他们的利益也是盘剥于百姓之中;宦官从中获取的好处,同样也是体现在房产、良田上。官员之间的攀比与倾轧,让百姓苦不堪言。

朱温本是跟着黄巢起义的农民军,后来归顺了朝廷,凭借着镇压义军有功被封了个招讨副使、节度使,慢慢他也成为了封疆大吏,最后把唐朝的政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里。

代宗李豫(726年~779年),762年—779年在位,共17年。唐肃宗长子,初名俶,封广平王。病死,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葬于元陵(今陕西省富平县西北之檀山上)。

睿宗(为武后所废)李旦(662年~716年)684年在位,高宗第九子,(以及710年-712年)唐朝第五位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唐朝帝王一览表

废帝李裕(?~905),900年—901年在位昭宗光华元年(898)十一月,发生了神策军中尉刘季述等人的政变,昭宗被软禁,太子李裕开始监国。

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24年~705年),690年—705年在,位16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本名武媚娘,即位后改名武曌。

文宗李昂(809年~840年),826年—840年在位,共14年。唐穆宗第二子,唐敬宗之弟,受制于宦官。

相关文章

山西省阳泉市中考分数线(阳泉中考录取顺序)

山西省阳泉市中考分数线(阳泉中考录取顺序)

山西省阳泉市中考分数线 根据历年阳泉高中录取分数线统计,其中普通高中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为520分;阳泉市第一中学分数线754分、阳泉市第二中学分数线634分、阳泉市第十一中学分数线736分 我市...

崇祯皇帝活了144岁(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崇祯皇帝活了144岁(明朝本来有600年国运)

崇祯皇帝活了144岁 扯字下竖刻"翁燕人水木氏明末甲访道云梦修真事迹已详载甲申记矣予等不敢再赘翁"。淡字下面竖刻"生不言寿莫考其纪或曰一十有二纪卒曰然四空门人清琴棋书画抱病老人立"。 上联大概意思说,...

花的笔画顺序(花字笔顺详解)

花的笔画顺序(花字笔顺详解)

花的笔画顺序 我们常说的笔顺,也就是笔画,指的是组成汉字基础结构的形状,或者通俗的来说是汉字是用什么结构绘画而成的,比如二字,是用2个横线画成的。如横(一)竖(丨)撇(丿)点(丶)折(Í)等。这些是组...

乾隆后面是哪个皇帝(乾隆后面的朝代顺序)

乾隆后面是哪个皇帝(乾隆后面的朝代顺序)

乾隆后面是哪个皇帝 后人评价嘉庆皇帝既不伟大,也不荒淫无道,他的一生是很平淡的。像康熙,乾隆,雍正都是个性鲜明,拥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有自己的主张,就是骁勇善战,天资聪颖。而嘉庆和他们相比,明显差一点。...

包含汉朝皇帝的词条(汉朝的官方文字)

包含汉朝皇帝的词条(汉朝的官方文字)

包含汉朝皇帝的词条 [20]  《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三年,北单于复为右校尉耿夔所破,逃亡不知所在。其弟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将右温禺鞬王、骨都侯已下众数千人,止蒲类海,遣使款塞。大将军窦宪上书...

荻花宫开柱子(荻花宫前山柱子顺序图)

荻花宫开柱子(荻花宫前山柱子顺序图)

荻花宫开柱子 里面有六个数字,我们要做的就是把缺的数字填上去。怎么把数字填上去呢,其实就跟小学的数字游戏一样。每行每列的数字加起来等于十五就可以了,以此来推出空格的数字。接下来,我们要把九宫格里面78...

发表评论

访客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