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月曾经照古人(描写月亮的诗句)
今月曾经照古人
青天上明月高悬起于何时?我现在停下酒杯且一问之。人追攀明月永远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却与人紧紧相随。皎洁得如镜飞升照临宫阙,绿烟散尽发出清冷的光辉。只能看见每晚从海上升起,谁能知道早晨在云间隐没。月亮里白兔捣药自秋而春,嫦娥孤单地住着与谁为邻?现在的人见不到古时之月,现在的月却曾经照过古人。古人与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只希望对着酒杯放歌之时,月光能长久地照在金杯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
题下作者自注: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丹阙:朱红色的宫殿。绿烟:指遮蔽月光的浓重的云雾。但见:只看到。宁知:怎知。没(mò):隐没。白兔捣药: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西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她原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羿的仙药,成为仙人,奔入月中。见《淮南子·览冥训》。当歌对酒时:在唱歌饮酒的时候。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金樽:精美的酒具。
尽管现代日常生活已完全被互联网所覆盖,手指轻按、鼠标一点即可完成信息搜索,但那些古籍中写就的文字,时至今日,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其实,古籍与我们的距离并不遥远,古人的智慧仿若历史进程中竖立的路标,始终指引着前行的方向。只是,为了看清它们,需要搭起一座连通的桥梁。
描写月亮的诗句
如果说《孙子兵法》集纳了战略之道,那么为水著述的《水经注》则记录了河流水道的来路与去处,地位“不可无一,不容有二”,清初学者刘献廷更是称其为“宇宙未有之奇书”。以《水经》为纲,它记载了1000余条河流水道的基本水文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山川古迹、风土人情、历史事件、神话传说,不仅铺就了一幅中国古代社会的地理图景,更是众多地理著作的重要资料来源。
目前,番茄小说已引入由“*大学-字节跳动数字人文开放实验室”研发的古籍数字化平台“识典古籍”。公开资料显示,该平台于2022年11月上线,向公众免费开放。未来三年,“识典古籍”还将陆续完成一万种古籍的智能化整理工作,基本覆盖儒家、道家和佛学的核心典籍目录,届时将全部免费开放。
这些寓意深刻的词句,恰似长存不变的明月,连接了古人与今人的情感,即使千百年后,仍旧气韵不改、启发长存。不仅如此,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古籍中,还有无数值得翻看、诵读、领悟、铭记的经典之作,覆盖文史哲、理工农医、经济、教育、艺术、军事、管理等各大门类。
于是,厚重的古籍书册与生机勃勃的数字阅读平台,就这样彼此拥抱。无论是竹简、丝帛、纸张还是屏幕,载体有别,表达却一如既往。或许正如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所言,每一部古籍的“活化”都是我们在时光长河里进行穿越,那些安放在书页中的故事,等待着今人的揭示,并为之赋予匹配当下的情感、价值、*和想象。明月始终在那里,不同的是,经由平台的不懈努力,月光更为皎洁,也更为明亮。
曾经,受限于内容晦涩难懂、实体阅读门槛较高,加之文物保护需要,相关整理工作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许多古籍资源长期沉睡在图书馆与资料库,只在学术研讨、交流时得见天日,普通读者甚至从未获得与之接触的机会,遗憾颇多。
古代诗词今人不见古时月
研究意义之外,《水经注》同样文采斐然。节选自《水经注·江水》的《三峡》,就以不到两百字的篇幅描摹了三峡两岸的壮丽景观。“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动静相宜、妙趣无穷。在后世一次又一次的传诵中,蕴含于文字的意境和真实的景色相互映照,再添情致。也难怪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史学家张岱在《跋寓山注二则》中赞叹不已:“古人记山水,太上郦道元,其次柳子厚,近时袁中郎。”
某种程度上来说,和四处奔波查找、手捧大开本复印件细细研究相比,现在的读者往往期待随时随地“拿得起、放得下”的阅读体验,这与古籍阅读走向便携化、电子化的趋势对应,也是抖音旗下番茄小说平台正在努力的方向。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水经注》中首次对易水伏流的成因作出了解释。“易水又东径孔山北,山下有钟乳穴,穴出佳乳,采者篝火寻沙,入穴里许,渡一水,潜流通注,其深可涉。”即石灰岩受流水溶蚀后出现空隙,形成溶洞,致使河水伏流于地下。这些经过亲身考察所得出的结论,在今天依然存在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