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出体时出不去)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唐.李白又是李白,好像他天生就是来摆烂的。不过话说回来,他是天上的仙人,自是比普通人逍遥。他说,这人间的事就留在人间吧,我愿陪你一起飞到天上的仙宫去,和仙人一起悠闲地扫落花。好美好飘逸,很难有人能写出他这样的诗句来,随手一挥,就是世人无法超越的存在。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石钟山记》)
不过,众所周知的是,郦道元(466年~527年)活动在北魏统治的淮河以北地区之内,可能并未来过石钟山所在的淮河以南地区。所以,这一说法有可能来源于过时的史料。或因如此,常被人怀疑。但是,此后数百年间,无数文人墨客吟咏于石钟山上,没有人去求证。
据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员、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在江西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此山靠近深潭,当起浪波涌时,水流与深潭石相互撞击,由此发生大钟一般的声音。顾名思义,石钟山的名字来自水拍石声。
此外,这年七月,苏东坡前往汝州路上,还绕远路去了金陵,拜会了退休隐居八年的前宰相王安石,两人相谈颇欢。苏轼当时写了《次荆公韵四绝》说:“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这似乎也可以算苏轼实践“目见耳闻”的例子。苏轼不再主观臆测昔日的政敌王安石,当深入接触王安石,才发现原来他也算是同道中人。借助此文,苏轼获得了一种人生新境界。
出体时出不去
苏轼发现两处明显的奇声,一处是山底的石穴和缝隙,与水流撞击摩擦时发出噌吰的声音。还有一处是离港口不远处有一块可坐百来人的大石,由于其中有许多窟窿,吞吐水流之间,发出窾坎镗鞳(指击物声和钟鼓声)的声音,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了音乐演奏一般的声音。
李渤所言似有道理,既然石钟山如此闻名,未必就不产奇石,有奇石就有奇声,这便是石钟之称来源,恰也合乎石钟二字的表意。从后文可以知道,这个说法颇有影响力。不过,苏轼作为个人投了反对票。原因是紧跟着的一句话:“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苏轼不认为有所谓奇石,而石头的质地四处都是类似的,因此认为李渤的说法也站不住脚。
当然,我们回过头来看,苏轼了解的真相仍然可能是一家之言,石钟山的钟形形状才是关键。晚清学者俞樾引录了他亲家翁清末名臣彭雪琴驻扎江西的见闻为证。
当然,另一方面,需要强调的是,一如苏轼所提到的,那些知识也许早就存在船夫渔人以及其他当地人那里,而只要手中握有话语权的人们更加谦卑,或可以少去很多舍近求远的麻烦。
苏轼认为,任何事情如果不是眼睛看到耳朵听到,靠主观臆测去猜测,这自然是有问题的。郦道元了解的,虽然与我看到听到的是一样的,但不够详细。像李渤的士大夫们没有实地考察,自然也是不了解的。而那些当地的渔人和船夫,即便是知道石钟山的秘密,但很难传播于世(这无疑启示我们应该多向普通老百姓请教问题)。以至于路人用斧头敲击石头考察石钟山得名真相。总结一句话,“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与开头形成了呼应。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苏轼从齐安(今湖北黄州)坐船去临汝(今河南临汝)。在此之前,由于元丰二年(1079年)的乌台诗案,原任湖州知州(今浙江湖州)的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丰七年(1084年),又沉寂了5年时间的苏轼开始转运,前往靠近开封府的临汝任新职。
“《水经》云:‘彭蠡(即鄱阳湖)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最后是苏轼由此产生的感悟:即“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李渤认为这石钟山名字来源于敲打此地独特的石头后发生的声音,即石声。苏轼引用了李渤的《辨石钟山记》,以下为文章一部分:“次于南隅,忽遇见双石,欹(qī)枕潭际,影沦波中。询诸水滨,乃曰石钟也,有铜铁之异焉。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声清越,桴止响腾,馀韵徐歇。若非潭滋其山,山涵其英,联气凝质,发为至灵,不然则安能产兹奇石乎!乃知山仍石名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