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的故事(窦娥冤主要内容概括)
窦娥冤的故事
民女窦娥,自幼死了母亲。窦娥的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因要上京赶考,没有路费,借了寡妇蔡婆的*二十两银子,谁知一年后竟变成了四十两,无法还债,就把窦娥半抵半送给蔡家做童养媳。
十年后,窦娥长大后嫁作蔡家媳妇,不到两年,丈夫就死了。窦娥守寡在家,与婆婆同住。两代孀居,婆媳两人相依为命,生活十分贫苦。楚州有个流氓叫张驴儿,与父亲张老头一起欺负蔡家婆媳,有一天,蔡婆去找赛芦医索债,赛芦医谋财害命,蔡婆被张驴儿所救。从此,张驴儿仗着自己救了蔡婆一家人,持恩逼婚,要蔡家婆媳坐堂招婚。蔡家婆媳不肯,张驴儿便想毒死蔡婆,好霸占美貌弱小的窦娥。于是他设计陷害窦娥。
窦天章因为欠蔡婆婆*,无钱归还,将小女窦娥给蔡家当童养媳。蔡婆婆给窦天章盘缠赴京赶考。窦娥与丈夫生活不久后,丈夫暴病去世,窦娥与婆婆二人守寡在家。一日,蔡婆婆向赛卢医讨债时,险被无钱归还的赛卢医杀害,巧被路过的张驴儿与其父撞破此事。
张驴儿借口救命之恩,在蔡婆婆家住,贪图窦娥美貌,要求与其父一同入赘蔡家。窦娥守节不肯,张驴儿就下毒计,从赛卢医处买得砒霜,下到窦娥为蔡婆婆做的羊肚汤中,欲要毒死婆婆,胁迫窦娥改嫁。
正巧蔡婆婆作呕,吃不下,反毒死了自己的父亲。张驴儿要挟不成,诬告窦娥。贪官欲屈打成招,窦娥不招。而后要挟要打蔡婆婆,窦娥只好招认。
窦娥冤主要内容概括
娥冤的故事讲述了弱小寡妇窦娥,在无赖陷害、昏官毒打下,屈打成招,成为*凶手,被判斩首示众,最后感天动地的故事。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杂剧,反映了广大*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
处死前,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绫,六月飘雪,大旱三年以证明其冤屈,皆应验。窦天章科举得中,三年后任廉访使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谁知,那日蔡婆婆没有胃口,最后误毒死的竟是张驴儿的父亲。张驴儿借此大做文章,控告窦娥暗害其父。面对张驴儿收买的贪官污吏,窦娥束手无策。她宁可牺牲自己,也不忍心害了老邁的蔡婆婆受罪。在刑讯逼供下,她只得认下这个天大的冤罪。
窦娥的人生只有13个春秋,却承受了太多苦难。7岁做童养媳,9岁丈夫去世,10岁被人陷害,13岁以命抵冤,命运多舛悲惨。
*,在仲夏出现大雪,是违背天道的异象。窦娥选择在六月发此誓,正是在控诉着躲在法律背后的张驴儿和贪官污吏,他们的罪行已悖离人伦和天道。
窦娥冤故事梗概50字
窦娥性子刚烈,一听要嫁给这个毒辣的小人,愤怒之余还带着几分惧意。她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婆婆也不忍强迫她。张驴儿屡次表示,一定要娶到窦娥不可,否则就撕毁救命之恩。
七岁的女孩子,才刚刚学会认字,便要离开父亲,嫁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家庭。婆婆待她不薄,丈夫也和她年纪相仿,是个乖巧听话的孩子。只是早早离开父亲的怀抱,她时常会在夜深人静时,望着墙上斑驳的月光,想象着父亲温暖的怀抱和慈爱的目光,期盼他功成名就,前来接她回家。
窦娥心知他是个狠毒之徒,对婆婆又心存感激,不忍见她为难。她装出一副顺从的样子,要张驴儿百日后再议此事。没想到张驴儿早已看穿她的小算盘,暗地里设下诡计,先下手为强。
窦娥的一生,是元朝社会缩影。她作为女子和平民,在当时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最没有话语权和选择权的一群。暴力强权凌驾一切,底层百姓如蝼蚁般可以随意践踏。
三年大旱将导致荒年歉收,牵连广大百姓。窦娥的诅咒虽殃及无辜,但也体现她对腐朽统治的抗争。她的道义与正气,即便付出生命也毫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