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有多少千米长(黄河长约5460米还是千米)
黄河有多少千米长
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4800米,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
位于星宿海西,在三条上源中居中,发源于约古列宗盆地西南隅,海拔4750米,水量甚小,为宽1.0~1.5米,深0.1~0.2米的小溪。南部支流为
山东黄河的凌情变化要比稳定封冻河段复杂的多,变幅大的多。这主要是由于山东黄河特定的地理位置,河道形态和气温、流量不同组合所决定的。
由于黄河下游河道是由西南流向东北,纬度逐渐增高,所以气温变化的规律是上段河道冷的晚,回暖早,零下气温持续时间短;下段河道冷的早,回暖晚,零下气温持续时间长。相应的冰情变化规律是上段河道封冻晚,解冻早,封冻历时短,冰薄;下段河道封冻早,解冻晚,封冻历时长,冰厚。
黄河长约5460米还是千米
通常所说的河势与冰情的关系,多着重于它的几何边界条件对冰情形态变化的影响,它主要表现在河势不顺,容易造成冰凌卡塞,黄河下游的某些河段经常发生卡冰塞水的现象,就是由这些河段的河势所决定的。1951、1955、1969和1970年,凌汛威胁严重的原因,就是由于大量冰凌分别在一号坝、王庄和老徐庄等处形成了冰坝。
从陶城铺到宁海,全长322公里,两岸堤距较窄,一般为0.4~5.0公里,其中以艾山、泺口和利津三个河段最窄,堤距宽仅0.4~0.5公里,尤其是泺口和利津两个窄河段,两岸险工坝头交错对峙,排泄凌洪能力较小,泺口河段的老徐庄和利津河段的王庄河道在此骤然拐弯,常常是卡冰塞水的重点地方。
水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从2000年12月到2023年2月底共23个冰情年份(每个冰情年份从上一年的12月到本年的2月),有7个未封河年份,16个封河年份,有两个年份两封,一个年份三封。除2022年以外,其余未封河年份均流凌,2022年首次出现无凌。
水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有6个年份封河首日利津站日平均流量为200~400立方米每秒之间。其中,2006~2007年凌汛期,上游封河后下游浮桥才开始拆除,且只部分拆除,封河时大量流冰堆积在浮上游,造成提前封河并使封河速度加快;2022~2023年凌汛期,封河处清八浮桥因浮桥两端浮舟缩短了河道宽度,首先在浮桥处开始封河。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有3年封河首日利津站日平均流量为400~600立方米每秒。
黄河有多长6397公里
由于小浪底水库的控泄,造成冬季进入山东的水量比多年均值偏少很多,因此发生如1951年、1955年严重凌汛的可能性不大。但由于山东黄河连绵六百余公里,河槽槽蓄量不容小觑,未来山东黄河凌汛灾害发生的风险依然存在。
河口河段由于受海洋的影响,垦利义和庄以下气温反而比义和庄的气温高。因此,历年的首封河段往往不在黄河入海口处而在义和庄附近,但有些年份由于河口河段宽浅分叉较多流冰不畅也易成为首先封冻的河段。
宁海以下至入海口全长94公里,河床纵比降不断减小,水流不畅,同时受海潮的顶托,泥沙常常在入海口门处堆集形成拦门沙。近海河道每经十几年后,由于河身延长,河床淤高,过流不顺,就会冲开新的入海河道,这就是河口河段淤积、延伸、摆动、改道的演变规律。
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源头传统认为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现*察认为在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汾河流经山西省的忻州市、太原市、吕梁市、晋中市、临汾市、运城市6市的29县(区),全长713公里,流域面积39721平方公里,在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汇入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