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木桃和琼瑶是什么)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中的一首诗。历代研究者对此诗主旨有很大争议,主要有“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
思想说”等七种说法。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在艺术上,其语句具有极高的重叠复沓程度,具有很强的音乐性,而句式的参差又造成跌宕有致的韵味与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讲的是有一对情侣,互相喜欢,他送她木桃以示情意,而她则拿出最珍贵的琼瑶(指佩玉)送给男子,并说“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此诗句表面意思是女子对男子的盛情回报,但仔细品味,却是中华民族知恩图报优秀传统美德的浓缩。这让我联想到“礼尚往来”“投桃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等民间俗语和一些故事。
在创建文明社会的今天,“知恩图报”更是我们相互交往的准则。从邻里、朋友之间的往来,到国与国的互助;从危难之时得到他人救助,到把自己的热血献给需要的人;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到将生命奉献给社会这些行为,都是对中华民族感恩图报传统美德的发扬光大。
还有一个成语叫“一饭之恩”,讲的是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生活很是艰苦,经常饿肚子,有一老婆婆同情他的遭遇,不断接济他,给他饭吃。韩信说,将来必定重重报答。婆婆听后很生气,说并不是为了他将来报答。后来韩信被封为楚王,便送酒菜给老婆婆吃,还给她一千两黄金来答谢她。这一成语给人的启示是:困难时得到他人一点点帮助也是可贵的,即使对方不求回报,但被帮助的人在有能力时想着报答才是合情合理的。
木桃和琼瑶是什么
古代是这样,今天仍是如此。网络上曾流传一个故事:大学生郝武德为了学费而推销货品。到了晚上他很饿,就敲开了一户人家的门,当一女孩子出来时他说想讨一杯水喝,结果女孩子给了他一大杯鲜牛奶,他由衷感谢。十年后,女孩子病重住进*,已当了*的郝武德认出了她,尽最大努力挽救了她的生命。当她为付不起巨额药费苦恼时,只见账单边写着一行字:“一杯鲜奶足以付清全部医药费。”
西方人是否有这种传统还不清楚,但我们从美国作家欧·亨利的小说《麦琪的礼物》中读到这类似"投桃报李"的故事,只是其中充满着悲剧色彩。
读感:"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应当与这诗的立意有关(该成语也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本诗在这里说的是男女两情相悦。
他送我鲜桃,我以琼瑶还报他。这其中的意义并不真是为了还报,而是表示永远与他相好。琼琚、琼瑶、琼玖:都是指佩玉。这是一首情人间相互赠答的诗。后人常用“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两句诗,来表达自己对他盛情的回报。
这是一首情人间互相赠答的诗句.琼瑶,在这里指男主人公美丽的佩玉.他的意义不只是为了还报她鲜美的桃子,而是表示要和她永远的相好.
木瓜和琼琚象征意义
如今我们似乎已不大看重仪式了。其实,仪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不可或缺,正如我们不能缺少阳光和空气一样。仪式绝不是一种空洞的形式,总与特定的意义相联系。男女交往可以减去不必要的形式,却不可不有"投桃报李"的仪式。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真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挑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仪式。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现代学者一般从朱喜之说,而且更明确指出此诗是爱情诗。平心而论,由于诗的文本语义很简单,就使得对其主题的探寻反而可以有较大的自由度,正如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小它的外延越大,因此,轻易肯定否定某一家之说是不甚可取的。笔者其视为一首通过赠答表达深厚情意的诗作。
对于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语句并不复杂的先秦古诗,古往今来解析其主旨的说法居然也有七种之多(据张树被《国风集说》统计),实在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