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告别仪式(女生遗体告别美篇)
遗体告别仪式
2001级民商法学院的一名校友也在悼念队伍内,他向记者回忆,当年在他的入学和毕业仪式上,江老都曾致辞过。“今天很多同学自发赶来告别江老。”
中国*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代表法学同行和民法学界致贺寿辞,祝江老师华诞快乐、寿学双辉。他说,江平先生作为新中国民法学奠基人之一,是民法学界德高望重的带头人,是中国民法典的推动者、参与者和重要贡献者。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以来,江老师与他的同代人披荆斩棘,追求法治和私法建设,建立了历史性的功绩。
另据法律专业学术期刊《中国法律评论》报道:2019年12月28日,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迎来了他的90岁寿诞。他的部分亲友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门*按照中国传统习惯筹办了一场简单而隆重的庆祝活动。
上午8时许,江平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东礼堂内举行。礼堂上方悬挂着“深切怀念江平先生”几个大字,两侧则是全国各高校、社会组织等各界人士送来的挽联。上面写着,“沉痛悼念江平同志”“我们永远怀念您”礼堂内庄严肃穆,哀乐低回,江平躺在鲜花翠柏中,面容安详。众人脱帽鞠躬致敬,献上鲜花,向遗体告别。
女生遗体告别美篇
另一位来自成都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在高中时就听说过江平先生为公共事业奔走的事迹,他受江平和与其同行的法律人的影响,在大学也选择了法律专业。
江平先生当年感谢大家祝寿,说5年前自己就提出三个“五年计划”,第一个计划活到90岁,第二个活到95岁,第三个活到100岁。第一个计划完成了,第二个计划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很有可能,至于第三个目标,要等完成第二个目标后,才能谈它的可能性有多大,只能听天由命了。
自2002年启动第四次《民法典》立法以来,江平担任起草工作组牵头人,2014年进入立法日程后,他倾力支持、寄予厚望,在支持民法开放体系、债法体系具体化、人格权成编、引入居住权等重大理论问题上提出权威建议。此外,他还作为负责人牵头组织《行政诉讼法》《信托法》等诸多具有里程碑意义法律的立法及其研究工作。在
江平先生在生日活动答谢辞中,回顾了90年的人生,感到三个领悟。90岁人生的第一个感悟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前人名言,对国家如此,对民族如此,对个人来说也是如此!
参加葬礼的正确穿着打扮
个人发起设立的社会公益性信托基金。该基金设立“江平民商法学奖学金”,以鼓励民商法领域的人才培养。2019年,在90岁的生日会上,江平以个人名义再向“江平民商法奖学金”捐资*币五百万元。如今,江平题写的”法治天下“石碑依然矗立在政法大学海淀校区的校园内。
在*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陈洁所著《山河判断笔尖头》一书中,江平自述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学家,而是一个法学教育者,更多地致力于讲课、演讲、普及法律知识,"我是大学教授,但并不想限于自己的舞台。“他希望自己能更多地“呐喊”,尽可能作法学的宣传,在人们心中确立法制的理念。
在教书育人方面,江平被称为中国政法大学“永远的校长”。改革开放后,他曾肩负*政法学院民商法教学的重任,在课堂上教授古罗马私法和大陆法系国家的民商法制度。他重视法治人才的培养,古稀之年,他投资50万元,发起设立“江平法学基金”,这是我国法学界第一个由
江平先生还说,自己一直都很感恩社会,虽然一路风雨,但总感觉从社会获得的要远远多于自己付出的,因此总想要回报社会更多一些。所以他宣布,今天征得家人同意要以个人名义再向“江平民商法奖学金”捐资*币五百万元,身后还会再拿出五百万元捐赠。